文|洪清农
5月12日,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在澳门座谈会上提出的四点希望,不仅为港澳工商界指明方向,更为全球变局下的川港合作注入强劲动力。当前,中美贸易关税战持续胶着,全球化遭遇逆流,而香港作为“一国两制”下的国际枢纽,正肩负着破局突围、服务国家的双重使命。广大深耕四川的香港企业家们,更应立足川港协作优势,以斗争精神坚定立场,以开放胸怀拥抱机遇,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中书写新篇章。
一、坚守“一国两制”初心,以斗争精神捍卫发展根基
夏宝龙主任强调“斗争精神”与“立场清醒”,既是提醒亦是警策。近年来,美国频繁以关税壁垒、技术封锁等手段打压中国发展,香港作为国际贸易自由港,首当其冲承受压力。在此背景下,香港同胞须清醒认识到:唯有坚定维护国家安全、捍卫“一国两制”宪制秩序,才能为经济繁荣筑牢根基。四川省香港商会将始终团结在川港企,坚决支持涉港国安立法,共同抵制外部势力干预,让香港的法治优势、自由市场优势与国家主权安全同频共振。
二、扎根川港协同优势,以创新突破打开发展新局
四川作为西部经济高地,正以“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为契机,加速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而香港的金融、法律、专业服务能力全球领先。两地合作可将四川的先进制造、清洁能源、数字经济与香港的国际资本、跨境贸易网络深度融合。例如,借助香港离岸人民币枢纽地位,四川企业可更高效对接“一带一路”投融资需求;而香港科技企业亦可与四川高校、科研机构共建联合实验室,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在关税战倒逼产业链重构的今天,这种“香港国际化平台+四川产业纵深”的模式,正为双循环发展提供新动能。
三、擦亮开放合作名片,以全球视野讲好中国故事
夏主任提出“面向海外讲好港澳故事”,恰与川港合作使命深度契合。香港企业家应发挥“超级联系人”角色,一方面推动四川白酒、熊猫文创、光伏产品等通过香港国际展会、电商平台走向世界,另一方面以香港为窗口,向海外展示中国西部高质量发展的真实图景。当前,美国竭力渲染“脱钩断链”,我们更需通过川港联合招商、跨境品牌孵化等方式,向国际社会传递“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的坚定信号,以事实破除西方偏见。
四、凝聚家国情怀共识,以实干担当服务民族复兴
历史反复证明,香港的命运始终与祖国紧密相连。无论是抗战时期的“东江纵队”还是改革开放初期的“港商北上”,爱国爱港精神代代相传。今日,面对大国博弈的惊涛骇浪,香港同胞更需将个人事业融入国家发展。我们呼吁在川港企:主动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助力四川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积极投资乡村振兴,以绿色科技赋能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更要以香港国际化人才储备,协助四川企业完善ESG治理,提升全球竞争力。
风高浪急,更显砥柱中流。夏宝龙主任的讲话为港澳工商界锚定了座标,而川港合作则是一张等待共同绘就的蓝图。让我们以“一国两制”为帆,以爱国情怀为舵,在破浪前行中诠释香港担当,在川江奔腾里共铸民族辉煌!
(作者系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委员会委员 、四川省政协常委、四川省香港商会会长,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