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大湾区:湾区周末IN东莞 "太阳之子"唤醒城市音符记忆-紫荆网

聚焦大湾区:湾区周末IN东莞 "太阳之子"唤醒城市音符记忆

日期:2025-05-14 来源:紫荆 浏览量: 字号: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紫荆杂志(记者彭彦)5月14日东莞报道:5月4日至5日,湾区周末IN东莞-“太阳之子”快闪系列活动开启,陈国科、陈岸如、陈泉章、黎耀江作为“太阳之子”男声四重唱组合,以《记忆》这首歌串联起东莞最美的风光,在黄旗公园、国贸中心、地铁站(西平西)、鸿福市集、东实C park、莞香印巷、海德汇一城、可园、东莞记忆、鳒鱼州文创园、东莞33小镇,以及茶山南社明清古村落,都留下他们深情且自然旖旎的歌唱。

音乐人陈岸如坦言,我们不是第一次录制《记忆》这首歌曲,如果倒带之前录制的《记忆》是冥想过去,那么现在快闪录制《记忆》取景场景都是湾区周末IN东莞的当下,这种歌曲和取景点的融合,可以让听众在我们各自声线里感受到别样的延伸,延续…..,可以连接过去,当下和未来的无限。

在莞香氤氲的五月,黄旗山麓传来清泉般的男声四重唱。"太阳之子"组合站在百年榕树下吟唱《记忆》,树冠筛落的阳光在乐谱上跳动,仿佛这座城市正在温柔地掀开时光相册。这场以音乐为钥匙开启东莞记忆的创意快闪,在莞邑十二处地标次第绽放,用音符编织出传统与现代共振的时空经纬。

当《记忆》的旋律在莞香印巷青砖墙间流转,百年骑楼的灰塑花窗成为天然的音响装置。四位歌者沿着麻石巷陌缓步行吟,声波撞击蚝壳墙时激起的细微震颤,恰似岁月在建筑肌理中沉淀的絮语。

行至33小镇文创空间,玻璃幕墙折射的现代光影将歌声切割成多重声部,电子屏上同步闪现的东莞老照片,形成跨越时空的微型叙事。"就像歌曲里唱的'老式的印记'与'真实的自己'在对话",驻足聆听的白领小陈举起手机记录,镜头里国贸中心的双子塔,正倒映着岭南古建筑的飞檐。

音乐快闪最具魔力的时刻出现在茶山南社古村,明清祠堂前的半月塘,倒映着身着青衣的四位歌者,当低音声部激起回声,池塘锦鲤突然跃出水面,溅起的水花惊醒沉睡的戏臺藻井。八旬老者靠在趟栊门边轻声附和,布满皱纹的手掌随着节拍轻叩青砖,这个细节被摄影师捕捉,足够引发"三代人共谱城市记忆"的热爱。而在鸿福市集的霓虹招牌下,四位音乐人即兴将叫卖声、煎炸声编入和声,创造出充满烟火气的都市交响。

这场持续48小时的声音漫游,本质是场精妙的空间诗学实验。当现代重唱艺术邂逅“鳒鱼洲”锈色斑驳的工业遗址,当地铁站臺西平西的报站广播化作节奏器,城市记忆不再是静态的标本陈列,而是流动的、生长的有机体。正如音乐人陈国科所说,快闪场景赋予《记忆》新的时空维度,可园湖心的涟漪是延音踏板,东实C park艺术装置成为视觉谱线,而穿梭其间的市民,本身就是最生动的音符。

夜幕降临时分,海德广场的玻璃穹顶下汇聚起自发形成的合唱。来自湖南的新莞人陈小姐眼角泛光,她手机里存着25年间搬迁七次的地址变更记录,"原来记忆真的可以像歌里唱的那样,变成滋养灵魂的小溪"。

此刻《记忆》的旋律穿梭在楼宇森林,那些被拆毁的旧厂房、新崛起的科创基地、永不褪色的龙舟鼓点,都在四声部交织的和声中达成奇妙和解。当城市学会用艺术语言诉说自己的故事,每个生活在此的人,都成了传奇的续写者。

“湾区周末IN东莞”是东莞市于2025年推出的文旅品牌,旨在将东莞打造为粤港澳大湾区周末及小长假的休闲度假热门目的地。该品牌围绕“自由写意”“地道莞味”“热血活力”“新兴艺文”四大主题,全年覆盖52个周末,每周推出特色活动,涵盖户外露营、水乡骑行、非遗体验、潮流运动等多元玩法。东莞通过构建“一圈三区三带”旅游空间格局(如莞韵水乡文化旅游带、潮玩时尚旅游区等),整合自然生态与现代都市资源,并引入数字化体验项目和高品质住宿服务。首场活动结合“新春·进莞来”迎春妙会,融合传统与现代元素,吸引年轻人体验“松弛感”生活方式。

来源:紫荆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编辑:刘可熠 校对:王珍妮 监制:苏艺
五一假期开启返程模式 全国铁路、公路进入返程高峰
投资界春晚来袭!2025巴菲特股东大会五大焦点全梳理
陈茂波:致力打造新海滨 推动无处不旅游
外籍游客、外语导游、外国博主……多视角讲述“China travel”独特记忆
紫荆杂志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