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引人才促公私协作 解决“睇牙难”-紫荆网

持续引人才促公私协作 解决“睇牙难”

日期:2025-05-14 来源:《香港文汇报》 浏览量: 字号: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卫生署昨日宣布,因应牙医人手增加,将于6月起增加牙科街症服务的名额接近三成,并优化登记流程以便利市民,以及在本月26日推出“社区牙科支援计划”,增加为有经济困难的弱势社群提供的牙科服务,预计每年约有4万人次受惠,不少市民均表示赞成和欢迎,认为很有帮助。牙科街症服务名额的“加码”,反映卫生署开放合资格非本地培训牙医来港注册执业及牙医招聘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未来宜持续适时适度引入合资格非本地培训牙医。“社区牙科支援计划”是一项惠民便民德政,展现了特区政府为完善牙科服务“做窄做深”的决心,未来宜探讨如何进一步释放公私营协作的潜力,以扩大服务覆盖面,让更多有需要的市民受惠。

立法会在去年7月通过《2024年牙医注册(修订)条例草案》,放宽非本地培训牙医的注册门槛,允许合资格者通过有限度注册或特别注册途径来港执业,直接填补公营体系的人手缺口,是香港医疗改革的重要里程碑。卫生署在短短数月内已成功招聘逾65名新牙医,其中9名为非本地培训者,令在职牙医比例从69%提升至81%,服务容量随之扩张。这不仅印证政策具立竿见影之效,也凸显香港对国际牙科人才的吸引力。

值得注意的是,首批非本地牙医多具备内地、英国及澳洲的执业经验,且能流利使用粤语,迅速融入本地医疗体系。他们获派至牙科街症诊所后,有效纾缓前线压力,证明“本地培训”并非必要门槛,专业能力与文化适应才是关键。卫生署未来宜进一步简化注册流程,加强与香港牙医管理委员会的协调,包括扩大境外招聘宣传、设立专案小组加快资格审批,并针对特定牙科专科定向引进人才,以纾缓香港公营牙科服务长期供不应求的压力。

至于“社区牙科支援计划”透过资助32间非政府组织合共提供近80个服务点,预计每年为4万人次提供廉价的补牙、拔牙及止痛等服务,且每次可处理3颗牙齿,突破街症服务的“一牙一筹”限制,既扩大了服务覆盖面,亦可减轻公营诊所负荷。

计划的长远成效取决于公私协作的深度,未来可逐步纳入洗牙、镶牙及根管治疗(杜牙根)等项目,并放宽申请条件予更多的有需要家庭。特区政府可与私营机构签订长期合作协议,按服务量与需求度提供梯度化、差异化的灵活资助,鼓励私营诊所腾出更多名额予资助患者,加大释放私营服务的潜力。同时,应善用科技提升效率,例如透过“医健通”整合预约与病历系统,减少行政重复。针对行动不便者,可结合关爱队提供上门初步评估,再转介至合作诊所,从而更全面地协助基层及弱势群体克服“睇牙难”的挑战。

(原文来自香港文汇报社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来源:《香港文汇报》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编辑:蓝皓源 校对:杨晨 监制:张晶晶
五一假期开启返程模式 全国铁路、公路进入返程高峰
投资界春晚来袭!2025巴菲特股东大会五大焦点全梳理
陈茂波:致力打造新海滨 推动无处不旅游
外籍游客、外语导游、外国博主……多视角讲述“China travel”独特记忆
紫荆杂志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