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届港区全国人大代表专题调研活动圆满完成-紫荆网

十四届港区全国人大代表专题调研活动圆满完成

日期:2025-05-13 来源:紫荆 浏览量: 字号: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十四届港区全国人大代表专题调研组继续在广东省东部进行专题调研,组长马逢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李慧琼,副组长吴秋北和陈勇,还有一众港区人大代表们组成调研组。今日调研组行程进入最后一天,调研组来到广州,参加专题调研情况交流会,听取省政府负责领导有关工作情况的介绍,向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反馈专题调研的意见建议。

图片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李慧琼表示:”本次粤东的调研让我看到了粤东地区的发展活力,让我们更深入了解了潮汕文化以及粤东地区的高质量发展,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粤东地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近年来,我随著全国人大调研组走访了粤东、粤西和粤中,深刻感受到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正在沿著总书记的殷切期望和‘十四五’规划的宏伟蓝图如火如荼的进行,我要特别感谢广东省政府对‘一签多行’政策的支持。这一政策的实施,极大地便利了人员往来,促进了文化交流,为两地的深入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期待,‘一签多行’能逐步有序拓展至广州以及粤港澳大湾其他不同城市,包括粤东地区等,香港亦有不少潮州人,这不仅有利于两地经济社会的共同繁荣,更有利于增进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共同维护国家的繁荣稳定。“

图片

她续说:”本次粤东之旅让我看到了许多爱国主义教育的文旅典范,我们可以结合香港和粤东地区的特色,共同设计爱国主义旅游路线,吸引更多的青年人参与。粤东地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革命传统,这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资源。我们可以将这些资源融入旅游路线中,让青年人在游览美景的同时,深入了解粤东地区的历史和文化,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我们将香港‘一国两制’的特色结合粤东地区的实际情况,创新旅游形式和内容,打造具有特色的爱国主义教育旅游品牌。通过举办各类主题活动和展览,让青年人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她指出,我们深知人才是推动进步的关键,我们要搭建更加广阔的平台,吸引和培养各类人才,让他们在粤港澳大湾区这片热土上施展才华,实现梦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赋予了香港国际高端人才高地的任务,未来,我们可以和广东省各市一起拼船出海,例如我们可以优化税制,从“港人港税”试点加速向全国全境“港人港税+香港人才收香港税”的模式、全面优化就业资格互认协调及认定机制以及在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建立人才协同机制等。

副组长吴秋北表示,此行调研了粤东,包括澄海区高德斯精密科技有限公司和宏腾玩具展厅,而一踏入高德斯精密科技有限公司,就瞬间被浓厚的科技感包围。”现代化生产线马达轰鸣,精密仪器有序运转,这里简直是玩具界的‘梦工场’。“从酷炫的变形机器人到萌化人心的互动玩偶,再到寓教于乐的益智玩具,每一件都充满创意巧思。公司凭借先进的3D 建模技术和智能生产设备,将天马行空的设计完美落地,难怪能成为汕头玩具创意产业的领军企业!宏腾玩具展厅同样精彩,琳琅满目的展品荟萃众多优秀企业的心血,让人目不暇接。期望粤港持续加强更深入的合作。

副组长陈勇表示,粤东地区的红色旅游、非遗文化保育传承等经验,非常值得香港借鉴。例如,香港的爱国主义教育应进一步与香港历史连结,从而激发港青把爱国主义发扬光大。

图片

他并指,香港市民只需两至三小时的车程乘高铁到粤东地区,认为两地在旅游、创新产业等很多方面也应加强协同发展,携手努力为国家的高质发展贡献力量。

陈振英代表指出,自己从事银行业多年,今年政府报告工作中的首两项重点任务是大力提振消费以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因此建议粤东地区可参考香港银行支援中小企的经验,要求地区内的金融机构划定专门用于支持中小企的一个固定额度,推动金融工具的创新以及运用潮汕地区侨资力量,吸引侨资的金融机构和资本落户。

林至颖代表提到,本次粤东的调研我深刻体会到传统的坚守与新质生产力交融的魅力,就本次调研,我有三点建议:一是产业协同与制造业升级,香港高校可依托前端研发优势,与粤东三市联合申报科研项目,推动技术成果转化,在智能制造、氢能、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海洋经济等领域形成“香港研发+粤东中试制造+香港检测认证出海”的产业链供应链协同。二是绿色能源与环保合作。粤东海洋资源丰富,香港在海洋环境科学领域的研究优势可助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双方还可合作开发风能、氢能等新能源项目。三是文旅资源联动开发汕潮揭启动文旅领域合作项目,香港可利用其国际化平台推广潮汕文化,共同开发“潮侨文化+生态旅游”线路,联动大湾区黄金内湾,吸引全球游客。

黄锦良代表表示,此次调研让我充分感受到粤东地区在推动科技创新、产业转型、教育发展、人才培育、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成果显著,发展潜力巨大。香港应当充分利用这些优势,进一步加强协同合作,围绕“一点两地”全新定位,纵深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向著世界一流湾区与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宏伟目标奋勇迈进。

邝美云代表表示,粤东地区透过通过“非遗+旅游”“非遗+研学”模式鲜活实践非遗保育与传承,既活化传统技艺,又带动地方经济,将与现代生活、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值得香港借鉴。她并建议,粤港澳大湾区各市应大力推广广东汤文化,大家可以合力制作、推出一部药食同源、有益身心、弘扬中华文化的《汤水纲目》共同说好广东故事,说好湾区故事等。

李应生代表表示,潮汕地区商机蓬勃,建议内地与香港建立推动“引进来、走出去”的企业协作机制,以及鼓励粤东地区企业与香港各行业的商会签订合作协议,并设立项目咨询窗口,支持中小企拓展市场解读政策措施等,促进跨境合作。

冼汉迪代表为粤东地区发展建言献策,他提到可以从五个方面进行:一是开通汕头与香港的邮轮线路带动两地旅游业发展,开发“潮汕非遗+香港都市”主题产品,例如在邮轮上展示潮绣、工夫茶,抵港后衔接香港景点,形成互补吸引力。二是以中央红色交通线为原型开发创新文旅产品。例如开发红色主题文旅项目,活化历史场景,通过互动叙事增强年轻群体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以更为有趣的方式传承红色基因。三是吸引潮汕地区华侨回乡发展。潮汕地区侨乡优势显著,建议探索与香港贸发局的合作,借助其在世界各地的38个海外办事处,推广潮汕地区的营商环境和投资潜力,吸引更多潮汕籍华侨回乡投资兴业,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四是拓展“一签多行”“一周一行”适用城市。2024年12月1日陆续实施赴港澳旅游“一签多行”“一周一行”等便利措施后,居民办证热情高涨,建议进一步拓展至大湾区九城和汕潮揭等城市,加深各城市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五是进一步推广“刷脸”通关模式。希望继续完善有关技术和机制,如一次刷脸即同时完成两地的检查流程,进一步减少旅客等待时间,实现“有关似无关”的无感通关模式。

李圣泼代表提到,潮汕历史悠久、文明璀璨、文脉绵长。在未来发展中可以建立区域发展协调机制,立足各自产业优势和资源禀赋,明确分工,避免同质化竞争,既分工又合作,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融合发展。同时可以发展优质的农产品、食材和特产,比如说单枞茶要系统化形成一定的原产地标准、认证体系和重点企业、品牌,形成标准化和品质分级,明码实价。最后,总书记视察要求做好“侨”的文章,潮汕的海外侨胞和在外打拼的乡贤有很多爱国爱乡的商界巨贾和成功人士,侨资源丰富且珍贵,建议要鼓励他们不仅回乡捐钱,还要留乡和回乡就业创业。

香港基本法委员会副主任黄玉山提到,在本次调研中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非常赞同实验室的发展方向,坚持创新性的前沿基础研究,瞄准经济发展的需求,满足广东经济发展的要求。同时,在调研三环公司的时候,也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发挥民营经济的作用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至此,十四届港区全国人大代表专题调研组的活动圆满完成。

来源:紫荆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编辑:江心雨 校对:安涛 监制:连振海
五一假期开启返程模式 全国铁路、公路进入返程高峰
投资界春晚来袭!2025巴菲特股东大会五大焦点全梳理
陈茂波:致力打造新海滨 推动无处不旅游
外籍游客、外语导游、外国博主……多视角讲述“China travel”独特记忆
紫荆杂志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