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2日下午,在《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不到两小时后,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的意见》(下称“南沙金融30条”)。未来将加大金融支持南沙建设力度,进一步强化南沙对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动力源的支撑作用,将南沙建设成为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金融创新功能的承载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重要节点。文件强调推进粤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加快建设期现货、保险等领域跨境规则衔接机制,支持广州期货交易所推出与香港交易所跨境合作品种等。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分析称,“南沙金融30条”在贸易保护对国际形式产生动荡的当下发布,从宏观层面具备为中国对外开放表明态度的作用。
聚焦“科技叙事”为新兴产业输血
通过梳理“南沙金融30条”发现,政策从七个层面全方位覆盖南沙的开发与开放。其中,完善创新创业金融服务,加强金融对“科技叙事”的支持力度,支持南沙科技创新产业合作基地建设等内容被放在了开篇位置。恰好与南沙近年来重点发展的人工智能、生命健康、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汽车、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不谋而合,同时也与南沙建设科技创新产业合作基地的目标相契合。
布局湾区跨境资管中心发展投顾业务
“南沙金融30条”明确,将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广州南沙)跨境资管中心。业内人士认为南沙建设跨境资管中心,能够发挥自贸区税收、国家级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政策、跨境资金流动便利等政策优势,利于吸引港粤资管机构集聚,构建完善的资管产业链和生态环境。易方达基金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公司将依托“南沙金融30条”政策红利开展投顾服务,争取早日在南沙设立财富子公司,助力推动广州投顾产业发展。
在“南沙金融30条”中,推进粤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加快建设规则衔接机制对接高地,是关键着力点。广州期货交易所这一国家级金融基础设施成为重要支点。“南沙金融30条”提到,构建便利内外联动的期现货市场交易规则。
“2021年广州期货交易所在南沙正式挂牌成立,通过过去四年的发展不难看出,广州期货交易所更注重商品期货,恰好可以与香港的金融期货形成互补。”林江认为,“南沙金融30条”中提出的一系列期货新模式和产品探索,正是在积极推动穗港联动期现货交易规则。
“大湾区拥有丰富的实体经济和先进制造业产业链,对原材料的需求大。通过期货交易规则探索,可以让更多湾区乃至中国企业参与到国际衍生品市场中,参与度越高,影响力越大,从而逐步掌握期货产品的定价权。”林江指出,掌握越多期货产品话语权,也将有利于吸引更多境外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
“南沙金融30条”还提到,构建便利开展跨境保险业务的交易规则。中山大学岭南学院金融系教授彭浩然认为,目前内地与港澳的保险市场在产品形态、法律体系、监管理念、服务质量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异。“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构建便利开展跨境保险业务的交易规则,能够更好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保险需求,促进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业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