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荆杂志(记者彭彦)5月8日东莞报道: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的叙事中,"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简称"百千万工程")犹如一支饱蘸时代浓墨的大笔,正在南粤大地上书写着城乡融合发展的壮丽篇章。东莞市塘厦镇石马社区立足自身禀赋,以人居环境整治为突破口,通过基础设施提档、生态空间重塑、文明风尚培育三大维度协同发力,生动演绎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美丽乡村建设的创新实践。
基建筑基:以空间重构激活发展动能

石马社区以"儿童友好型社区"理念打造的文化广场儿童主题乐园,展现基础设施建设的精细化思维。通过年龄分层设计游乐设施、软质地面铺装、海洋主题墙绘等细节处理,既保障儿童活动的安全性,又创造出激发创造力的沉浸式场景。这种"一米高度看世界"的设计逻辑,折射出公共服务从粗放供给向精准适配的转变。
更具战略眼光的是将110亩低效果园,升级为"绿美果园"的生态经济复合体改造。通过引入喷灌设施提升农业效能,建设荔枝文化展示厅、环湖绿道等文旅设施实现产业延伸,打造直播销售平台打通产销闭环,形成"生产+生态+生活"三生融合的现代农业样板。数据显示,该项目不仅使每亩土地产值提升40%,更带动周边餐饮、民宿等配套产业兴起,验证基础设施投资对乡村经济的内生驱动效应。
生态塑形:用系统思维破解治理难题

在环境治理层面,石马社区呈现出多点突破的系统性特征。背街小巷专项整治与垃圾分类推广形成"治标+治本"的垃圾治理闭环,月度河道清洁行动构建起长效管护机制,而超额完成32%的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则体现环境治理从末端管控向源头防控的进阶。特别是新增停车位与道路沥青化改造的同步推进,既缓解"停车难"的城市病,又通过道路景观提升实现功能与美学的统一。这种将市政工程与美学设计相融合的治理思路,使基础设施建设本身成为塑造社区风貌的重要载体。
文化铸魂:让文明滋养浸润社区肌理

石马社区的文明创建实践,呈现出鲜明的"三维立体"特征,纵向深挖本土荔枝文化,通过文化长廊、苗圃园等载体,实现农耕文明的现代表达;横向拓展文明实践,借助青少年运动会、公益培训等活动构建全龄段文化服务体系;立体构建宣传矩阵,线上线下结合推动文明理念深入人心。更值得关注的是,将美丽庭院建设纳入"七个一"升级工程,通过私人空间美化激活居民主体意识,使文明创建从政府推动转向全民自觉。这种"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软性治理,正在重塑社区共同体的精神基因。
在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双轮驱动的时代背景下,石马社区的实践揭示一个深刻逻辑,美丽乡村建设不是简单的环境美化工程,而是通过空间重构、生态再造、文化重塑的系统工程,实现人居环境改善、产业结构升级、治理能力提升的良性循环。这种以"百千万工程"为统领,将硬件升级与软件赋能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为珠三角地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范本。未来,随着更多创新要素的注入,这幅以人民幸福为底色的美丽乡村画卷,必将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