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人形机器人运动会!香港展团将亮相世界机器人大会-紫荆网

详解人形机器人运动会!香港展团将亮相世界机器人大会

日期:2025-05-08 来源:紫荆 浏览量: 字号: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新闻发布会5月7日在北京举行。从发布会上获悉,2025第十届世界机器人大会将于今年8月8日至12日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人亦创国际会展中心举办;首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将于8月15日至17日在国家体育场和国家速滑馆举办。

微信图片_20250508120418

第十届世界机器人大会线上线下联动 首设香港展团

据介绍,世界机器人大会自2015年起在京举办,今年是第十届。此次大会设置论坛会议、展览展示、前沿大赛、配套活动等4大板块,20余个国家和地区、近500位嘉宾齐聚一堂,共话机器人智能新篇章,约200家机器人企业将集中展示各自最新研发成果。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拟邀请北京中心、上海中心2家国地共建中心,广东中心、浙江中心、四川中心等地方中心,以及宇树科技、上海智元、乐聚、众擎等国内领军企业,全力邀请特斯拉、1X等国际企业,数十家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企业,并首次设置香港展团亮相大会。

本届大会将充分拓展大会能效,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打破活动空间限制,创新打造大会线上展示、线上租赁、线上售卖等平台,让机器人的从业者、爱好者无论身在何处,都可以沉浸式体验机器人的智能魅力,有效推进展品变商品。

此外,第十届世界机器人大会计划发布《2025 人形机器人十大场景需求》《全球机器人合作伙伴倡议》《2025 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先进机器人与自动化论文集 2025》,人形机器人行业标准、“2025 世界机器人大会首发新品”“2025世界机器人大赛十大竞赛创新成果”“2025 世界机器人大会脑控机器人赛会记录”“2025 世界机器人大会投创之星”;北京市经信局拟发布北京市机器人“双百工程”成果;亦庄开发区拟发布开发区机器人有关成果等。

4b147138f6ef4d9a949111ceab8b3bd3_wh1024x1366

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都赛什么?项目如何设置?

此次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是全球首个为人形机器人组织的综合性竞技赛事,竞赛项目分为主体赛事和外围赛事,主体赛事侧重人形机器人技能竞技,包括田径、足球、舞蹈以及物料搬运、药品分拣等;外围赛事侧重趣味性和观众的互动性,包括羽毛球、乒乓球、篮球等。

主体赛事,包括竞技赛、表演赛和场景赛,共计三类、19个项目。通过这些比赛项目,展示机器人应用技术的多样性、创新性与实用性。

一是竞技赛,参照人类传统体育项目,设置了11个赛项。其中,田径7项,包括100米、400米、1500米、4×100米接力、100米障碍赛和立定跳远、原地跳高,还有自由体操和2v2、3v3、5v5足球赛。这些项目,重点考验人形机器人的运动能力、协调性与团队协作能力。

二是表演赛,设置了单机舞蹈、群体舞蹈2个项目。通过艺术编排、音乐配合与动作创新,展示人形机器人全身实时协同控制和群体协同能力。

三是场景赛,聚焦人形机器人实际应用场景,设置了工业场景、医院场景和酒店场景共三类、6个项目。其中,工业场景包括:工厂物料搬运与整理,医院场景包括药品分拣与分装,酒店场景包括迎宾与清洁服务。通过这些应用场景,展示机器人的实用技能和智能化水平。

外围赛事,安排了3个项目,包括非人形羽毛球、篮球和乒乓球。

参加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应满足六个条件和四点要求

参加本次人型机器人运动会的机器人应满足以下六个条件:

一是参赛机器人是参赛队自研或采购的机器人。二是机器人是一个独立整体,不得分离为多个子单元,或是用软缆连接的子单元,不得在比赛场地内设置标记物。三是机器人应具有躯干、上肢、双足,有效重心到足底的最大伸展距离为身体高度的40%-70%。其中,场景赛比赛项目机器人的下肢可采用轮式或双足式。四是机器人应自备能源,但不得使用具有危险性的任何能源。五是机器人控制方式可以选择手动遥控或完全自主控制,其中,手动遥控(包含半自动)只能采用用无线遥控方式;完全自主控制,除发送开始指令外,计时阶段不允许任何形式的人工介入。自由体操、单机舞蹈、群体舞蹈比赛项目的控制方式,必须是完全自主。六是比赛期间的网络由各参赛队自行提供。

此外,对于参赛队伍主要有四点要求。一是国内外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创新团队、俱乐部、其他社会组织等均可报名;二是每个参赛队可以报名参加多个赛项,可以使用不同的机器人参加不同赛项,但比赛过程中不允许更换机器人;三是比赛期间每个参赛队最多允许2名参赛队员进入比赛场地;四是除4×100米接力赛项可由不超过4个参赛队联合参赛,其余所有赛项仅允许参赛队独立参赛。

举办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旨在通过机器人的多种竞技赛项,集中展示、检验机器人最新成果,持续带动机器人的机械结构、人工智能、大模型、光学、传感、材料等多学科的技术进步,不断促进机器人技术和产品迭代升级,加速机器人进入生产生活各类实际场景,推动人类和机器人和谐共生,让机器人服务人类更加美好的生活。可以预想,今年的短跑冠军有可能化身为首先冲入火场的消防队员,今年的足球冠军队有可能是未来生产线上协同工作的工作班子。通过更加丰富的赛项设置,来进一步检验人形机器人的“智能”和“体能”的综合能力和融合水平。

来源:紫荆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编辑:安涛 校对:冯琳 监制:魏东升
五一假期开启返程模式 全国铁路、公路进入返程高峰
投资界春晚来袭!2025巴菲特股东大会五大焦点全梳理
陈茂波:致力打造新海滨 推动无处不旅游
外籍游客、外语导游、外国博主……多视角讲述“China travel”独特记忆
紫荆杂志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