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养对学术研究热情发掘自身兴趣志向
跨学科和个人化教育是全球高等教育的趋势,一大原因在于社会各界对于能运用跨学科知识寻求突破、创新的人才需求日增。香港浸会大学自2022年起推出跨学科课程——“文理及科技学士(荣誉)自订主修”,集合跨学科及个人化元素,培养学生对学术研究的热情,以及解决现实世界复杂议题的创造力,让他们跨越传统的学科界限,探索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方法。该校课程主任及新闻系助理教授张引接受香港文汇报访问时指出,入读课程的学生需要摆脱过往应试教育的被动思维,主动发掘自己的兴趣和志向,并建议学生多关心社会和时事议题,并在面试时积极主动分享个人想法,清晰、有逻辑地表达对不同新闻事件、社会问题、全球挑战的观察和思考。
根据大学联招网站资料显示,此课程在2025/26学年设15个学额。在2024/25学年,课程共收到760份联招申请,取录15人,平均约50人争一位。张引表示,课程的报考人数和录取分数持续上升。2024年透过大学联招录取的香港中学文凭试考生平均分为18.07分。在获取录的申请者中,有73.3%人将此课程放在组别A的志愿,其余皆为B志愿。
具领导才能多参与课外活动者“加分”
2025 年录取的计分方法为最佳五科,英文科成绩将按125%加权计算。所有A、B志愿考生均须参加面试,并递交个人陈述,以展现其主动学习的能力、个人兴趣和发展志向。如学生具有较佳的领导才能或丰富的课外活动经验,更容易在录取过程中脱颖而出。
张引指出,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强大的学习能力是自订主修课程对学生的基本要求,课程会比传统学科更看重学生的时事触觉,需要学生主动识别现实的社会问题和全球挑战,从中分析自己需要学习哪些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他建议学生多关心社会和时事议题。
由于科技、经济、政治和社会等领域在急速变化,张引指就业市场和企业对人才需求不断演变,使传统的行业界限愈来愈模糊,新的行业和职业不断涌现,“自订主修课程结合文、理和科技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强调实践经验和项目导向的学习,跨学科设计能培养学生融合不同领域知识技能的能力,在各个行业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为未来的事业发展带来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