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荆专稿】元首外交为地区稳定繁荣注入强劲动力-紫荆网

【紫荆专稿】元首外交为地区稳定繁荣注入强劲动力

日期:2025-04-30 来源:紫荆 浏览量: 字号: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文|北京 许利平 范家麒

2025年4月14至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先后对越南、马来西亚和柬埔寨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今年元首外访的开篇之作,也是中央周边工作会议后践行亲诚惠容理念的一次重大外交行动。在单边主义、强权政治冲击世界的大背景下,此访以元首外交为战略引领,以命运共同体建设为主线,聚焦睦邻友好、推动互利合作,促进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走深走实,为维护地区乃至世界合作发展的确定性和稳定性注入了更加强劲的动力。

图1 拷贝
4月8日至9日,中央周边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李强、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韩正出席会议。习近平在重要讲话中系统总结新时代以来我国周边工作的成就和经验,科学分析形势,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周边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思路举措,强调要聚焦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努力开创周边工作新局面(图:新华社)

传承友谊与增进互信奠定政治根基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友好关系拥有数千年的历史,在历史文化方面拥有深厚的联系。在此次访问中,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都展现出了对赓续传统友谊的重视。中国与越南是社会主义邻邦,双方是“同志加兄弟”。马来西亚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沿线国,义净求法与郑和下西洋的美谈流传至今。中国与柬埔寨之间的铁杆友谊则跨越了古代与近代,从真腊与唐朝的友好交往,到两国老一辈领导人风雨同舟的伟大情谊,一直延续至今。中国与东南亚的交往历史打破了“国强必霸”的传统论调,为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关系提供了借鉴与样板。

以传统友谊为基础,近年来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政治互信水平实现了稳步提升,这充分表现为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顶层战略的高质量对接。目前,中国与越南、马来西亚和柬埔寨就共建命运共同体达成共识。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同越南“两廊一圈”、柬埔寨“五角战略”正进一步深入对接,中马之间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规划。随著中国式现代化的稳步推进,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各层级的治国理政经验交流也进一步密切展开,双方的互学互鉴将有助于各自现代化进程的稳步前进。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政治互信还体现在对分歧的有效管控,无论是海上还是贸易方面,中国与越南、马来西亚均展现出了妥善解决问题的积极态度。

面对当前的世界变局,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战略合作将在更广阔的国际多边舞台中展开。一方面,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方面具有共同利益。例如,中国与越南、马来西亚和柬埔寨均提出要维护世界贸易组织在国际贸易治理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反对单边主义行径。越南和马来西亚对中国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表示支持。另一方面,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在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方面累积共识。在此次访问中,中越均提出要共同推动全球人权事业健康发展,反对人权问题的政治化与工具化;中马共同呼吁实现加沙永久停火,并支持巴勒斯坦成为联合国正式会员国。此外,中国欢迎马来西亚成为金砖伙伴国,愿就越南成为金砖伙伴国与越方保持沟通。

多措并举与互利共赢夯实利益根基

中国与东盟互为对方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是越南、马来西亚和柬埔寨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与当前特朗普政府对外贸易政策的利己主义取向不同,中国同东南亚国家开展的经贸合作具有鲜明的互利共赢特点。此次中国同东南亚三国在经贸领域达成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例如,在产能合作方面,中越就合作研究应用5G技术、跨境经济合作区模式、国企改革和管理经验等方面进行了讨论,中马关注“两国双园”提质升级、5G网络建设、清真食品等方面合作,中国鼓励企业赴柬埔寨投资。在农业领域,中越就向对方出口本国特色农产品达成协议,中马提出扩大农产品贸易规模并加强农业现代化和农业技术创新合作,中国提出进口更多柬埔寨优质农产品。中国还与越南、马来西亚和柬埔寨提出共同打造安全稳定的产业链供应链。这些做法对于当前变乱交织的国际环境具有积极意义。

在互联互通方面,中越铁路建设合作取得了标志性进展。中越两国人民毗邻而居,陆上经贸往来密切,然而由于铁路轨距等问题,两国间的铁路运输能力未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经贸合作的需要。中越提出推动跨境标准轨铁路联通,并在多个标准轨铁路项目规划上取得突破。中马也提出共同实施好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等重点项目。随著中国国产客机技术迅速发展,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均表态愿与中国在商用航空领域展开合作。港口、路桥建设也是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展开互联互通合作的重要方面。这些举措将为地区内的产能合作提供重要保障。

在新质生产力方面,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是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展开合作的新兴领域。东南亚国家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较好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近年来数字经济发展速度引人注目。以东南亚国家快速推进的数字转型为契机,电子商务、数字货币和数字教育等逐渐成为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展开数字经济合作的新高地。中国依托新能源汽车、清洁能源、绿色农业技术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与越南、马来西亚和柬埔寨达成了一系列合作协议。中越重点强调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的合作。中国与越南和马来西亚在人工智能、半导体、先进制造、量子技术等领域的合作进行了探讨。可见,东南亚国家是中国展开新质生产力国际合作的重要区域。

深化交流与凝聚共识累积民意基础

人文交流是构建命运共同体民意基础重要路径。以此次元首外交为契机,中国与越南、马来西亚和柬埔寨的人文交流再开新局,开展了一系列高规格的人文交流活动,达成了多项合作协议。例如,在教育方面,随著基础教育与科研实力不断增强,中国的教育资源对东南亚国家拥有越来越强的吸引力。随著“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不少中国学子也期待能对东南亚国家进行探索学习。此次出访促进了中国与东南亚三国在职业教育、数字教育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合作水平的稳步提升。在旅游方面,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均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中越此前已有较成熟的跨境旅游业合作,此次访问双方提出继续加强旅游政策协调沟通。中马正式签署了互免签证协定,马来西亚公民来华免签时间延长到了30天。中柬共同宣布2025年为两国“旅游年”。此外,文化、体育、青年和媒体等领域也达成了许多重要合作。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在人文交流领域取得丰硕成果,根本原因在于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人民在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推进社会发展方面拥有广泛共识。近年来,在地区产供应链加速融合的推动下,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实现了共同高速发展,这更加强了中国与东南亚国家民众相互交往的热情。以凝聚共识为基础,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人文交流将取得更多成果。

图4 拷贝
柬埔寨演员在第21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区展示民族风情(图:新华社)

战略引领与管控分歧把握大方向

元首外交在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中起到了战略引领、举旗定向的重要作用。在元首外交的引领下,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将打造更多的实景图。一方面,通过加强战略沟通,赋予命运共同体时代内涵。在访问马来西亚期间,习近平主席与马来西亚最高元首易卜拉欣会晤时表示,共同打造高水平战略性中马命运共同体。习近平主席与柬埔寨首相洪玛奈会晤时表示,一致同意携手构建新时代全天候中柬命运共同体。中马命运共同体和中柬命运共同体同时被赋予新的内涵,这为未来命运共同体建设指明了方向。

另一方面,中国与东盟国家陆海相连,还存在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和分歧,元首外交的分歧管控显得特别重要。习近平总书记会见越共总书记苏林时表示,实现更加良性的海上互动,妥善处理海上问题,扩大海上合作,下决心启动共同开发,推动尽快达成“南海行为准则”。在中马联合声明中,双方将同其他东盟国家一道努力,全面有效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根据加快早日达成“南海行为准则”指针,推动2026年达成有效、富有实质内容的“南海行为准则”,努力将南海建设成为和平、友好与繁荣之海。

同时,中国将继续成为东盟中心地位的坚定支持者。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盛行,世界政治与经济秩序正面临著从开放走向封闭的风险。中国倡导真正的多边主义,对东盟在区域合作中发挥中心作用持积极态度,在维护地区秩序方面同东盟国家具有共同利益,这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马来西亚倡议今年召开首届东盟—中国—海合会峰会,这有助于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区域迎来新一轮深度拓展。

中央周边工作会议指出,当前中国同周边关系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时期。此次访问助推中国与东南亚友好关系的持续发展,树立了中国同东南亚国家关系史上新的里程碑。展望未来,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建设拥有广阔的前景。相信在高水平的政治互信、深度融合的经贸合作、多姿多彩的人文交流基础上,中国与东盟将共同书写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新篇章,擘画地区稳定繁荣新图景。

(作者分别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院博士生,本文发布于《紫荆》杂志2025年5月号

来源:紫荆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编辑:梅肯 校对:李天源 监制:张晶晶
五一假期开启返程模式 全国铁路、公路进入返程高峰
投资界春晚来袭!2025巴菲特股东大会五大焦点全梳理
陈茂波:致力打造新海滨 推动无处不旅游
外籍游客、外语导游、外国博主……多视角讲述“China travel”独特记忆
紫荆杂志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