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今日(四月十七日)下午为职业安全健康局(职安局)第二十五届建造业安全大奖分享会暨颁奖典礼主礼的致辞全文:
David(职安局主席蒙德扬博士)、Vincent(署理劳工处处长冯浩贤)、何镇雄署长(屋宇署署长)、曾浩辉主席(职业性失聪补偿管理局主席曾浩辉医生)、林健荣主席(建造业训练委员会主席林健荣)、淑仪姐(工联会荣誉会长林淑仪)、Bonnie(职业安全健康局总干事游雯)、振升(立法会议员林振升)、小松(立法会议员周小松)、颜议员(立法会议员颜汶羽):
我很高兴出席今天已经是第二十五届的建造业安全大奖分享会暨颁奖典礼。我在此十分感谢职安局,联同多个政府部门包括劳工处、机构、商会及工会一起合办这个成功的颁奖礼和分享会。我在此亦要再次感谢职安局一直致力提升职安健的水平及推动发展。同时,我也在此感谢所有建造界朋友努力的付出,使建筑工地变得更加安全,工友能够在更安全的环境中工作。
今年的比赛接获近480个项目参赛,成绩比往年的417个项目更为踊跃。「建造业安全大奖」除了表彰在职安健表现优秀的承建商、团队和工友外,其实是一个推动建造业安全文化的重要活动,让大家可借鉴同业的宝贵经验和成功做法,目的是进一步提升整个建造业的安全水平。
每项建造工程的背后,都凝聚着无数工友的辛勤汗水,对香港的城市建设及社会环境的改善贡献良多。建造业的安全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很关注的课题。劳工处一直按风险为本原则,适时制订及调整相应的巡查执法、宣传推广及教育培训策略,希望可及时防止意外发生。在我们与各界的努力合作下,各类职安健的安全指标在过往十多年我们见到持续有进步;但牵涉建造业的致命工业意外个案仍然时有发生。去年发生的22宗致命工业意外,当中14宗是涉及建造业。
致命的安全事故不仅夺走宝贵的生命,亦对受害者家庭造成无法弥补的伤痛。因此,安全工作绝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安全不是选择,而是必须!因为生命只有一次,不能重启。正如昨天申诉专员公署的调查报告指出,业界有一些「合资格人士」(CP)做出一些不专业的危险行为,危害他人安全。我必须强调,如果所有持责者、合资格人士、管工、前线工友都做足安全措施,依足程序施工,不少致命工业意外都可以避免。在地盘工作的每一个人,都必须承担并落实各自的角色与安全职责,齐心协力共同打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展望未来,建造业的职安健发展将迎来新的机遇。随着智慧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我们将有更多的机会应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来提升工地安全水平。大家可以想像得到,随着人工智能(AI)的普及和进步,以大数据分析和物联网科技的广泛应用,将使我们能够更精准地预防事故的发生。目前我们很高兴见到有些走得较前的承建商,已经在工地上使用AI来辨识风险,有效协助工地管理人员进行工地安全监管。我在此呼吁所有业界加强运用人工智能科技做好监控工地上的职安健风险,同时尽可能争取以机械取代重复性高、危险性大的人力工作,这样可以更有效地保障工人的职安健。另外,劳工处亦会与时并进,一方面于年内推出以小型无人机协助职安健巡查、意外调查及搜证等工作;另一方面会如去年一样,全力支持职安局再次举办「职安健创新及科技博览」,如上次未有机会参加的朋友,我呼吁大家今次一定要去。大家会见识到香港科技的进步和厉害,很多初创公司利用他们的技术,因应香港本地的需要设计了很多实用的器具和方法来提升职安健。我相信AI在职安健领域的发展及应用的重要性只会有增无减。
我亦想借此机会,刚才主席和司仪亦有提到,特别再一次感谢职安局及建造业议会(议会)刚于四月二日签署合作备忘录。议会将悬空式棚架(即吊棚)行业纳入为「注册专门行业承造商制度」下第21个指定行业,也就是为他们度身订造提供协助,并在工艺测试中心引入「模拟实景」,作为职安局的「职安健星级企业计划」(星级计划)实地评核的另一选择,以帮助部分难以寻找合适工地进行「工地实地安全」评核的棚商。加上职安局的星级计划配合,并感谢保险业界的全力支持,使二○二五年度吊棚工作保费得以大幅下调,但我相信这只是开始,随着这个计划的成功,如越来越多棚商愿意参与计划的话,大家可预计整体的吊棚保费一定可大幅下调,关键之处是要大家一起合作做。其实背后的想法大家都知道,买一份合规正式的保险,背后显示大家重视安全,安全工作做好了,吊棚工作中发生致命意外的机率便会大大减少。此外,我们相信随着越来越多棚商购买合适保险的话,对提升吊棚工作的专业性有帮助。
在此我再次恭喜各得奖者,感谢你们对职安健的付出和努力。多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