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海鸣:人工智能风势劲 千钧重任港高校-紫荆网

屠海鸣:人工智能风势劲 千钧重任港高校

日期:2025-04-03 来源:紫荆 浏览量: 字号: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屠海鸣

今年以来,中国在人工智能(AI)领域出现的几个“爆款”,探索出“小成本,大效益”的捷径,令全国振奋,令世界震惊,预示着中国AI的发展速度将超过预期。

香港兼具国家优势和国际优势,且在AI领域拥有较好基础,无论如何也不能错过这个“风口”。

抢占“风口”,香港的高校肩负着重要责任。2月13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工智能学院正式成立;2月26日,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财政预算案中,提出一系列推动AI及科技发展的政策措施。其中,预留10亿元资金,用于成立香港人工智能研发院。

笔者还留意到,行政长官李家超在2023年的施政报告中提出,提高资助专上院校非本地学生限额,并加强奖学金和相关配套;自2024年始,外国和内地学生来港升学的热情高涨,其中报考AI专业的热度最高。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高校涉及AI的专业异常火爆。

勇挑大梁亦着力“补短板”

综合分析各方面情况,笔者认为发展AI,香港的高校角色很关键,须当仁不让、责无旁贷,勇挑重担。

香港拥有世界一流高校集群和国际化科研生态,在AI领域,香港至少具有以下3大优势:

其一,研发优势。港大、中大、科大在计算机科学、机器学习和数据科学领域的研究实力突出。比如,科大在自然语言处理和机械人技术方面具有国际影响力。

其二,跨学科合作平台优势。香港建立了多个跨学科的AI研究中心(如港大的AI&Humanity实验室、中大的AIoT创新中心),推动AI与医学、金融、工程等领域的融合。

其三,拥有国际学术网络。香港高校的学者普遍具有全球视野,与国际顶尖机构合作紧密,在国际权威科研论坛上拥有较大的发言权。

回顾过往,香港的这些优势在实战中曾经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人们津津乐道的“商汤科技模式”,源于中大的多媒体实验室,创办人汤晓鸥与多名学者和研究生共同创办了商汤科技,通过政府资助(创新及科技基金)完成技术孵化,后引入阿里巴巴等资本,最终成为全球领先的AI平台企业。

这一成功案例启示我们,香港的高校具有“挑大梁”的实力,关键应在以下两处着力“补短板”:

第一,注重产业转化。高校应打破思维定势,在AI研发上,不能仅仅满足于发表论文、申请专利,应该“用”字当头,聚焦科研成果的应用转化,打造“学术研究-技术专利-产业落地”的闭环。

第二,注重大湾区协同创新。香港的高校应主动对接深圳、广州的产业资源,共建AI产业链。比如探索“深圳硬件制造+香港算法研发”的合作模式,取长补短,提速提质。

AI将全方位改变人类的工作、生产和生活方式,甚至改写人类命运。现在,该领域的人才需求主要体现在研发领域;未来,在应用领域也会出现殷切的人才需求。人才的引进和培育会变得十分重要。

人才引育高校须“唱主角”

客观地讲,香港在吸引、培育AI人才方面有两个优势:

其一,香港高校的国际竞争力较强。据2025年QS世界大学排名,香港5所大学位列世界百强,其中,港大、中大、科大更跻身50强之列。作为一个仅有740万人、1,100多平方公里的城市,优质高校如此密集,世所罕见。

其二,香港拥有国际顶尖人才青睐的环境。香港不仅人居环境好,同时国际化水平高,是普通法地区,实行“两文三语”,通达世界各大洲的航线密集,每年举办的各类国际盛事众多,特别是国际顶尖的学术会议,最受科研人员青睐。

引进和培育AI人才,特区政府是“主推手”,高校的作用同样重要,香港的高校在以下3个方面可以有所作为:

第一,吸引AI领域顶尖人才来港。比如,香港的高校可以主动引入国际AI巨头来港设立区域研发中心,与本地高校共建联合实验室,为海外的AI人才创造更好的科研条件,吸引更多华人专家学者回流香港。

第二,发展学科融合教育。高校应以开放视野,打破传统的学科壁垒,将AI与法律、医学、金融、城市管理等香港优势领域结合,培养“AI+”复合型人才。

第三,推动技能普及。未来AI将成为人们的帮手,进入各行各业。人类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将会全面改变,“如何用好AI?”就变得很重要。香港的高校因应这一变化,科学制定计划,设置课程,为在职人士提供AI技能培训。

生态治理当“规则制定者”

当人们为AI快速发展而兴奋时,也为其带来的安全、伦理、私隐保护等风险感到担忧。AI生态治理是一个回避不了的课题,香港在这方面同样具有明显优势。

其一,香港文化多元,可兼顾不同文化背景“立规矩”。东方文化注重集体观念,西方文化注重个人自由;东方人个性内敛,西方人个性奔放。香港是中西文化的交汇点,由香港制定“游戏规则”,更具广泛适用性。

其二,香港法制体系完善,可为AI生态治理提供坚实保障。在AI领域走在前列的大都是欧美国家,香港作为普通法地区,与欧美国家的法律体系相近,由香港针对AI制定的法律,更容易被广泛认受。

其三,香港的AI研发处于全球“第一方阵”,“先行者”具有先知先觉的优势。AI可能产生的风险,只有在应用中才会发现和识别,香港的研发走在前列,对风险的认识也会更清晰,防范风险的措施会更精准。

基于以上3点,香港的高校应以“技术向善”为核心,当好AI的“规则制定者”,可在以下两处着力:

第一,制定符合东西方价值观的伦理准则。可探索兼顾技术创新与隐私保护、公平性的伦理标准。比如对于争议较大的“人脸识别”,应制定规则,既维护公共安全,又保护个人权利。

第二,牵头制定研发和应用的规则。比如要求AI项目公开数据来源、算法偏差测试结果,避免“黑箱”技术的社会风险。

杭州“六小龙”(DeepSeek深度求索、宇树科技、游戏科学、云深处科技、强脑科技、群核科技),是今年接连在AI领域爆火及有所建树的公司。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港澳办主任、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今年春节假期,专程去探访了其中的3家企业,他在多次会见香港特区政府官员、高校负责人、专家学者和工商界人士时,希望香港积极识变、应变、求变,以改革创新实现更好发展。

面对AI发展的澎湃浪潮,香港再也不能错失这一次机遇,香港的高校更须当“弄潮儿”,成为AI领域的“最靓的靓仔”!

---------------------------------

【知识库】“杭州六小龙”知多些

•“杭州六小龙”是指6家位于中国杭州的创新型科技企业,包括深度求索(DeepSeek)、宇树科技、游戏科学、云深处科技、强脑科技、及群核科技。

•深度求索:专注于AI技术,开发了大语言模型DeepSeek。

•宇树科技:机械人公司,研发了机械狗等产品,开发春晚扭秧歌机械人。

•游戏科学:以开发高品质游戏而闻名,推出中国首个3A游戏《黑神话:悟空》。

•云深处科技:专注4足机械人和数字化技术,提供电力隧道巡检解决方案。

•强脑科技:深耕脑机接口技术,推动智能假肢的创新。

•群核科技:利用AI进行空间设计,展示高性能计算的技术。

图片
▲特首李家超(左)早前视察人工智能超算中心和人工智能实验室,并出席香港人工智能科普培训基地成立典礼,以及百度智能云(香港)人工智能创新基地落成签署仪式。(政府新闻处资料图片)

(作者系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香港新时代发展智库主席,暨南大学“一国两制”与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长、客座教授,原文刊发于《香港经济日报》,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

来源:紫荆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编辑:孙艺宁 校对:刘可熠 监制:姚润泽
香港驻纽约经贸办在芝加哥推广香港电影人才
深圳口岸清明假期单日出入境达103.8万人次 创历史纪录
“港车北上”第五十轮电脑抽签递交申请四月七日至十日接受登记
“断层式”领先!陈芋汐、全红婵包揽跳水世界杯女子10米台冠亚军
紫荆杂志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