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赖谦凯
据香港牙医学会统计,口腔异味(俗称口臭)困扰著近三成香港市民。许多市民尴尬地发现,无论用多强效的薄荷漱口水,或者用其他方法清漱口腔,依然感觉口中异味难掩。这种困扰不仅影响社交自信,还引起人们对自身健康的担忧。在港岛这个中西文化交融之地,口腔异味既是现代医学研究的课题,也是传统中医辨证论治的契入点。让我们从中西医的视角来解读这个看似平常却暗藏玄机的健康信号。
在显微镜下,舌苔表面犹如热带雨林般密布者超过700种微生物,其中产臭菌群异常增殖是口臭的主要元凶。这些厌氧菌分解蛋白时释放的挥发性硫化物(VSCs),包括甲硫醇、硫化氢等物质,构成了80%以上口臭的化学基础。
口臭首先是由于口腔疾病引起的。患有龋齿、牙龈炎、牙周炎、口腔黏膜炎以及蛀牙、牙周病等口腔疾病的人,其口腔内经常残存食物残渣和菌斑,容易滋生细菌,尤其是厌氧菌,细菌发酵分解产生出了硫化氢等硫化物,发出腐败的味道而产生臭味。
除了口源性疾病的口臭之外,消化系统疾病也是口臭的常见原因。肠胃健康学会最新调查显示,65%持续性口臭案例与消化道疾病直接相关。食物从口腔开始的消化之旅,每个环节都可能成为异味制造源。在口腔,港式奶茶的高糖环境+智齿盲袋堆积,形成厌氧菌培养皿,分解角蛋白产生硫化氢(臭蛋味)。
在食道,中环上班族常见的咖啡+西多士组合,诱发胃酸夹带未消化食物逆流,形成酸腐味。
在胃部,幽门螺旋杆菌分解尿素产生的氨气(厕所味),由胃经过食管上涌。
在肠道,肠道菌群失衡时,蛋白质代谢产生粪臭素(腐肉味)与尸胺。
值得留意的是,口腔的不同气味特征往往指向特定病源。例如带有苦杏仁味的气息可能与肝硬化相关的门脉高压有关,而类似烂苹果的甜酸味则可能提示糖尿病酮酸中毒。
香港是个快节奏的都市,港式生活方式有时也会成为诱发口臭的加速器。例如,茶餐厅饮食模式,奶茶(高糖)+菠萝油(高脂)组合抑制唾液分泌,创造了厌氧菌温床。轮班工作型态,医护、运输业常见的进食不规律,引发胆汁逆流腐蚀胃黏膜。压力性暴食,金融从业员在股市波动期间的压力进食,加重胃肠负担。宵夜文化,凌晨肠道修复期强迫消化,产生大量代谢废物。
口腔异味并不可怕,只要查明原因是可以治疗的。首先要考虑病因是口源性还是非口源性的。如果是口源性疾病,应该及时进行口腔治疗,对于牙周病患者则先进行洁治和根面刮治,再进行系统的牙周治疗和菌斑控制。如果是非口源性的,如呼吸系统疾病(鼻腔、咽部、肺部的感染),消化系统疾病(胃炎、胃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胃肠代谢紊乱、便秘),实质藏器损害(肝衰、肾衰)及糖尿病性酮症、尿毒症、白血病等,则应该先对这些疾病进行局部或全身的系统治疗。
祖国医学认为,体质强壮、神清气爽、口舌生香是人体脏腑功能活动正常的外在表现。反之,则可能是病态现象。中医认为口腔异味主要与脾胃功能失调有关。《黄帝内经》指出:「脾开窍于口」,脾胃功能异常会直接影响口腔气味。此外,肺、肝、肾等脏腑功能失调亦可能导致口腔异味。引起口臭的原因虽然比较复杂,但主要是由于胃火为主,胃腑积热,胃肠功能紊乱,引起湿热上攻所致。
中医常见的辨证分型与治疗:
1.胃火炽盛证
-症状:口气热臭、牙龈肿痛、口渴喜冷饮
-治法:清胃泻火
-方药:清胃散加减
2.脾胃湿热证
-症状:口气酸臭、脘腹胀满、大便黏滞
-治法:清热化湿
-方药:甘露消毒丹加减
3.肺胃蕴热证
-症状:口气腥臭、咽喉肿痛、咳嗽痰黄
-治法:清肺胃热
-方药:泻白散合清胃散
4.肝郁化火证
-症状:口气酸腐、胸胁胀痛、情绪烦躁
-治法:疏肝清热
-方药:丹栀逍遥散加减
中医还有一些特色疗法:
1.针灸疗法:选取合谷、内庭、足三里等穴位。
2.中药含漱:使用金银花、薄荷等清热解毒中药。
3.穴位按摩:按摩劳宫、涌泉等穴位。
4.食疗调理:根据体质选择合适嘅食疗方。
口腔异味的预防也很重要,首先要十分注意口腔卫生,每天晨起、睡前和饭后认真地刷牙漱口,必要时用牙刷和清洁毛巾轻柔地清洁舌苔。其次戒烟,戒酒;饮食要相对清淡,避免吃生冷、刺激性、有臭味(如蒜、葱、韭菜、臭豆腐等)及不易消化的、油腻的(高蛋白、高脂肪)食物,多食新鲜的蔬菜水果。生活作息规律。管理压力,保持心情舒畅,多参加体育锻炼。
口腔异味是一个复杂的健康问题,需要从多方面入手进行预防与治疗。香港是个中西文化交融的城市,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中西医的优势,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让清新气息成为都市人健康管理的可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