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荆杂志(记者冯琳)北京报道:3月25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举办例行发布会。记者获悉,今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的主题为“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将是一届有科技范、时代感、吸引力和传播力的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新闻发言人、办公室主任衡付广介绍,知识产权是激励创新的催化剂、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在服务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面,发挥著重要的制度供给和技术供给作用。同时,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也将有效赋能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工作,促进知识产权事业高质量发展。
在宣传活动中,也将加大人工智能元素的融入,在展览展示中引入机器人讲解、AI互动、智能穿戴体验等内容,在海报设计、视频制作、主题MV创作等工作中引入人工智能,增加宣传周活动中人工智能的参与度。
此外,今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仍将设置地方分会场,目的是进一步打造知识产权大宣传工作格局,形成“国家统筹—地方联动—公众参与”的生动局面。
“地方分会场设置两年来,已经成为“因地制宜”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工作,充分展示地方知识产权工作特色亮点,全面提升社会公众参与度的重要平臺。”衡付广说,“今年我们将在总结前两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扩大设置分会场的覆盖面,全力支持知识产权工作基础好、工作创新能力强、宣传活动积极性高的地方承办分会场活动。”
截至目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已收到31份申报方案,各个方案均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立足地方特色和优势,踊跃宣传各地知识产权发展成就,营造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具体呈现“两多两新”的特点。

两多,分别是“承办形式多”和“承办部门多”。除了按惯例由省(区、市)单独承办分会场活动外,今年出现了“有关省(区、市)与辖区内的知识产权保护高地建设重点城市(地区)联合承办”,以及由“知识产权保护高地建设重点城市(地区)单独承办”的两种新形式,形成了“多点开花、全域绽放”的生动局面。分会场活动的承办部门,从地方知识产权局、宣传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扩展到了地方法院、检察院、公安、工信等多个部门,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主动参与有关宣传周分会场活动。
两新,分别是“宣传内容新”和“宣传手段新”。宣传内容方面,分会场将集中宣传专利、商标、版权、数据知识产权、地理标志、植物新品种等各类知识产权的保护运用成果,以及司法保护、行政保护、协同保护的工作成效;同时,围绕宣传周活动主题“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世界知识产权日主题“知识产权和音乐”,设置丰富多样的成果展示、集中发布和互动交流活动。宣传手段方面,主动探索将知识产权宣传融入人工智能体验及音乐鉴赏过程中,充分调动社会公众的参与热情,感受人工智能和知识产权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全新体验;积极构建立体式传播格局,通过开展“百号万屏”新媒体集中宣传、打造知识产权主题轨道交通站点、举行知识产权科普有奖竞猜等方式,全面扩大知识产权宣传的社会触达面。
衡付广表示,目前,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在根据申报方案开展遴选,近期将择优确定并对外公布宣传周分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