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实补价”提升投资意欲加快发展进度-紫荆网

“按实补价”提升投资意欲加快发展进度

日期:2025-03-27 来源:文汇报 浏览量: 字号: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发展局局长宁汉豪26日上午出席立法会前厅交流会后透露,特区政府正研究及即将推出多项拆墙松绑、精简土地发展审批流程的措施,包括研究“按实补价”概念的可行性,即容许发展商无须按最高楼面面积进行大额补地价,而是按实际兴建面积厘定补地价。有关措施既可增加发展商的投资意欲,提速提效提量发展土地,又可以将土地作为发展平台,以产业创造收入、增加附加价值,有利推动经济多元化发展。

宁汉豪在立法会前厅交流会上透露,发展局正研究允许发展商按实际兴建面积厘定补地价,而非按照最高楼面面积进行大额补地价。这一改革措施直击市场痛点。过去,发展商需按土地的最高潜在估算价值一次性补缴地价,不仅增加发展商的初期资金压力,令其面临更大的市场风险,尤其当前经济不确定性增加,楼市低迷,发展商对大手投资持更为审慎的态度。有意见分析,若仍沿用现时的补地价发展模式,或会影响北部都会区的发展进度。

推出“按实补价”政策,发展商可以根据市场实际需求,分阶段发展项目,降低财务风险。参考发展局在2009年推出工业大厦“按实补价”政策,允许企业按实际用途与发展规模补地价及分期发展。例如,企业首期建设50%地积比时,只需支付相应比例地价,以待市场成熟或技术升级,避免因“预支”高密度发展成本而窒碍投资意欲。若发展商可因应市场需要和自身情况等因素,选择分阶段投资、分期建设,可增加企业投资意欲,加快土地发展。对于北部都会区新发展区而言,“按实补价”可以加快各类型项目的落地,促进多元化发展。

研究推出“按实补价”政策,反映了特区政府土地管理思维出现根本性转变。过去,特区政府依赖土地“最高发展价值”来获取短期的一次性收入,限制了土地的多元化利用,难以形成持续的经济增长动力。现在,特区政府开始将土地视为发展平台和工具,通过产业创造长远收入,提高土地附加价值。这一转变符合国际先进城市的发展经验。如今香港锐意发展创新科技,推动新型工业化,新政策能为香港经济转型升级奠定坚实基础。

除了“按实补价”外,特区政府还研究其他一系列措施,进一步简化审批流程,降低建筑成本。例如,放宽停车场设置规定,允许地面设置停车场并给予楼宇面积宽免;对部分建造环节进行中央采购,由专业人士自行认证等;研究在软件配套方面拆墙松绑,例如容许乡村发展地带现有的屋宇进行商业活动或经营饮食和民宿等。这些措施都将为发展商和企业提供更加便利的开发环境,加快项目推进速度,丰富商业运作模式,搞活经济。

此外,特区政府还应考虑提供多元的土地发展模式,如延长短期租约、推出特长租约、允许特区政府参股等,以满足不同发展商的需求。特别是对于创科等新兴产业,长期的土地租约和稳定的政策环境是其发展的重要保障。特区政府应通过政策创新,为创科产业提供更优越的发展条件,加速香港经济转型升级。

在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特区政府必须保持高度的政策敏感性和创新能力,以应对各种挑战和机遇。行政长官李家超在去年的施政报告中表示,特区政府持续造地的决心一直不变,会继续拆墙松绑,大力精简土地发展程序。通过“按实补价”等创新政策的实施,特区政府不仅能够激活土地市场的活力,促进北部都会区的快速发展,更能够为香港经济的长远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来源:文汇报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编辑:梅肯 校对:李天源 监制:张晶晶
五一假期开启返程模式 全国铁路、公路进入返程高峰
投资界春晚来袭!2025巴菲特股东大会五大焦点全梳理
陈茂波:致力打造新海滨 推动无处不旅游
外籍游客、外语导游、外国博主……多视角讲述“China travel”独特记忆
紫荆杂志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