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鸿鹄: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实力依旧稳健-紫荆网

许鸿鹄: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实力依旧稳健

日期:2025-03-23 来源:紫荆 浏览量: 字号: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 许鸿鹄

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遗址?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实力和地位都比不上新加坡?看完以下极具公信力的研究报告,上述种种流言蜚语即时不攻自破。事实永远胜于雄辩,别有用心或早存偏见的人,永远可以想到一万种理由或借口去继续“唱衰”香港,然而香港作为“背靠祖国、面向国际”的国家掌上明珠,绝不会因为个别人士的诅咒而轻易令人失去信心。

权威报告证香港具优秀竞争力

英国智库Z/Yen集团与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近日发布“第37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GFCI 37),香港表现继续强势,跟去年9月的排名一样,竞争力同样位居全球约120个主要金融中心中的第三名,表现极为特出。而最值得留意的是,香港今次的整体得分高达760分,较排名第四的新加坡高出10分,与第二名的伦敦相差亦只有2分。

正所谓“真金不怕洪炉火”,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排名,年前的确一度遭新加坡超越,当时一众境外的反华媒体都如获至宝,不断找来所谓的专家学者去分析香港的“衰落”,部分更断言香港一定无法翻身。如今看著这份极具公信力和权威性的竞争力排名,不知这些如今已遭自家主子“断粮”的反华媒体主事人和工作人员有何感想?

香港各方面进步明显

香港在今次报告中另一值得注意的亮点是其进步的速度。有时事评论员在报告公布翌日便已指出,新加坡之前虽然曾一度超越香港进身全球金融中心三甲,但其后已遭香港重新“爬头”;该国在去年同一机构所做的报告中获742分,一年过后,得分上升8分得750分。至于香港,在同一段时期则已上升19分,达到最新的760分,新加坡明显已被香港“愈抛愈远”。

事实上,说新加坡已经超越香港成为亚洲第一国际金融中心,类似的说法明显不是事实。笔者不是要“踩低”新加坡,只是希望以事论事,以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最重要的指标“股市”为例,在2024年,香港股市总市值规模已经达到4.52万亿美元,相反新加坡则仅有6,405亿美元,两者相距达7倍。债市方面,香港债市规模约2.3万亿美元,较新加坡的1.8万亿美元同样优胜许多。最后是股市总成交额,香港2024年全年总成交额达32万亿港元,数额是新加坡的18倍左右。是的,新加坡经济表现的确不差,问题是单计股市此一范畴,新加坡根本没法和香港相提并论,两者的规模和吸引力都没有可比性。

香港整体经济表现不输新加坡

再举一例,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最新一份财政预算案中建议,2025/26至2029/30年度的五年间,每年在“政府可持续债券计划”及“基础建设债券计划”下发行债券合共约1,500亿港元至1,950亿港元,预期届时政府债务与本地生产总值的比率将维持在12%至16.5%的水平,属于非常稳健和可控水平,远低于大部分先进经济体的债务水平。

新加坡方面,该国至今已经向外发债超过8,800亿美元,债务规模比起香港高得多,而该国政府债务与本地生产总值的比率亦因此达到175.8%。以香港有750万人口为基准去计算,每名香港市民需为特区政府承担约3,250美元的公共债务;而新加坡国民,平均每人要为政府负担的债务却已达到15万美元之高。某些终日“唱衰”香港、盲目吹捧新加坡的人,常常质疑香港是借债度日,看完上述的统计数字,到底哪一个经济体才是名副其实的债台高筑,大家心中有数。

权威报告的研究结果,证明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已重回正轨,发展势头良好,一切亦循正确方向发展。对于香港杰出的表现,每一个香港人固然不应该自满,但同时亦不需要妄自菲薄,更加不可以随著别有用心者的魔笛起舞,切勿轻信那些刻意“踩低”香港的惑众妖言。香港要做的,乃是切实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同时保持高度国际化,做好“内联外通”、联通国际的任务,只要如此,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必可进一步巩固,为国家和香港的经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作者系香港青年时事评论员协会成员,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来源:紫荆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编辑:梅肯 校对:周默 监制:张晶晶
港澳平:多行不义必自毙——美国对港恶行自取其辱反噬其身
不弃生死,必达使命!特区救援队分享缅甸搜救行动背后故事
哈佛大学就联邦经费遭冻结起诉特朗普政府
盛事来港!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总决赛2025将于12月在香港举行
紫荆杂志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