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仕楠
近日,英国智库Z/Yen集团与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在英国和中国同时发布了“第37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GFCI 37)”。这份最新发布的报告印证了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不仅稳居全球第三,更在多个关键领域取得可喜进步。香港的整体评分较去年大幅提升19分至760分,与榜首纽约的差距收窄至9分,充分体现香港金融市场的韧性与活力,亦反映本港占据国际金融版图重要位置。
香港金融发展有何独特优势?必须指出,“一国两制”制度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作为连接内地与国际市场的桥梁,香港既能享受国家政策支持,又能保持与国际金融体系的深度连接。这种双重优势使香港在全球金融竞争中占据重要战略地位,也为其未来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值得注意的是,香港在专业领域的卓越表现尤为亮眼。报告显示,本港在投资管理、保险业及融资三大领域均位列全球第一,银行业亦居全球第三,展现出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实力。当中,香港在“人力资本”及“基础设施”方面的排名跃升至全球第二,力证专业人才储备和硬件建设稳中有升。
再者,香港的金融创新实力强劲。金融科技排名大幅跃升5位至全球第四,超越多个美国金融中心和新加坡,显示香港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发展动力十足。这种进步不仅体现了本港顺应全球金融数字化转型的决心,更为未来发展注入新的增长动能。
展望未来,香港要进一步巩固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潜力和方向何在?首先,要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深化与内地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应积极探索创新合作模式,扩大跨境金融服务范围,强化香港作为“超级联系人”的角色定位。
其次,要加大金融创新力度,重点发展金融科技、绿色金融等新兴领域。通过完善相关制度和机制,培育创新业态,打造更具活力的金融生态系统。香港应充分利用自身在传统金融领域的优势,结合科技创新开拓新的发展空间。
第三,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市场效率和透明度。特区政府最新推出的吸引新资金、开拓新市场等政策举措,都将为香港金融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尤须注重的是人才战略。香港需要继续吸引和培养高端金融人才,为金融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同时,要加强与国际市场的交流合作,扩大香港金融市场的国际影响力。
近年来,香港一直发挥“外联内通”独特作用,各项金融指标持续向好。特区政府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深化国际交流合作的施政方向已得到市场的充分认可。只要进一步识变应变求变,善用独特优势,锐意改革破局,香港完全有能力在全球金融中心竞争中保持领先,并有望再次缩小与“纽伦”差距,再攀高峰。
(作者系“就是敢言”成员、香港青年联会会董、香港大学创科学院督导委员会委员,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