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福建福耀科技大学理事长曹德旺:“如果有条件来,一定要争取来”-紫荆网

专访福建福耀科技大学理事长曹德旺:“如果有条件来,一定要争取来”

日期:2025-03-13 来源:镜报 浏览量: 字号: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图片
福建福耀科技大学理事长曹德旺

编者按:

作为全球汽车玻璃最大供应商企业的董事局主席,被赞为“玻璃大王”的曹德旺先生,不仅是中国杰出的民营企业家,亦是中国制造与中国式管理的代表人物,更是慈善公益事业的领军人物。2021年5月,曹德旺宣布以河仁慈善基金会的名义捐资100亿元,在福州筹设福耀科技大学,欲探索培养中国高新技术人才的实战之路。福耀科技大学自2021年启动筹办,至2025年正式获得批覆,历时四载。在此期间,曹先生不辞辛劳,亲自奔波各地,为学校的创立倾注了大量心血。2025年1月,《镜报》对曹德旺先生进行了专访,深入探寻他创办大学的初衷以及对学校未来发展的展望。

探索教育改革,建立新型办学体制

截至2024年,中国高等教育普及率达60%,规模已居世界第一。未来将是从“学历社会”走向“学力社会”的新时期。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启动了各行各业的智能化进程。大学如何重构学科设置,如何培养适应实际需求的人才,曹德旺认为要尽快探索教育改革,创新办学体制。福耀科技大学便是曹先生身体力行的探索。他将其定位为民办公助、非营利、公益性的大学,绝不以利润为目的,而是立德树人,服务社会,为国家培养新时代人才。

图片
福耀科技大学校园

当《镜报》记者询问筹建福耀科技大学的初衷时,曹德旺回忆道,筹建这样一所学校,是我在疫情期间做出的决定。虽然以前曾有过办大学的念头,但一直缺乏信心。2021年,我去德国采购防疫物资捐赠给国家,回国后需接受隔离,当时被安排住在福清创元千禧大酒店。在这14天的隔离期间,我经历了人生中的第一次休养,得以有时间深入思考许多事情。我觉得我这辈子算成功的,虽然辛苦了一点,但创业是成功的,慈善也做的不错。我算了算,在此之前,我已经向厦门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西北农业大学等多所高校捐赠了超过100亿元,并且还捐建了图书馆、商学院、寺庙、医院等设施,这些单位都运营得相当不错。然而,我仍然觉得这种捐赠方式有点浪费。同时,我也希望找到一个能够“绑架”自己的项目,让我可以真正的退休。毕竟此前两次尝试退休都未能成功。在梳理了对高校的捐赠记录后,我逐渐树立了一些信心。我打算再拿出100亿元,创办一所大学,目标是像美国的史丹福大学那样,打造一所中国的私立大学。

图片
福耀科技大学校园

“对标史丹福大学”,此话有深意

“100亿就想建史丹福?”“有钱就能建史丹福?”……自曹先生宣布出资捐建福耀科技大学以来,社会舆论普遍对此举给予了高度肯定,并寄予了厚望。然而,仍有部分线民对此提出了种种质疑。特别是曹先生提出的“对标史丹福”这一豪言壮语,更是引发了众多网友的热烈讨论。为此,镜报记者就“对标”问题提出询问。

图片
福耀科技大学校园

曹先生面对记者提出的询问,不仅毫无不满,反而娓娓道来:中国的高校有三种办学体制,一是事业单位,在教育部门登记注册;二是营利性私立大学,登记注册在工商局;三是非营利性的公益性私立大学,注册在民政部门。目前,中国的绝大部分高校都是前两种体制,第三种体制的学校在福耀科技大学获批之前,只有一所,即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我想创建一所私立的非营利性大学,这便是“对标史丹福”的第一层含义。此外,我们将携手众多国际一流企业共同办学、办实验室,例如,我们的矽基材料重点实验室便是由企业共同参与建设的,这是“对标史丹福”的第二层含义。曹先生补充道,“对标史丹福”不应该是考核,应该是复制和执行,大家一起去努力,我相信美国人能做起来,我们也完全有能力实现。曹先生所言的“对标史丹福”,是办学体制、培养模式以及管理办法等多个层面的对标。这实质上是一条旨在实现目标的战略路径,而非仅仅追求大学在世界排名上的简单对标。

图片
福耀科技大学校园

曹先生的工厂遍布全球各地,每次出差他都会走访当地的大学进行考察。曹先生分享了加拿大、德国等国的双轨制办学模式。每位学生配备两位导师:一位负责传授知识和指导科研,确保学生完成教育部门规定的教学大纲的学习;另一位则是由各工厂选派的高级工程师,专门帮助学生提升实际操作能力,掌握扎实的技术技能。曹先生指出,这些学校,为学生提供双轨教育,在校期间理论学习占比40%,实操训练占比60%。他们既是工厂的学徒,又是学校的学生,每周安排3天上课,3天上班,而这3天的工资如不挥霍足以覆盖学习期间的开销。这样的制度设计,使得无论家庭背景如何,学生都能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毕业时,学生还可以与企业进行双向选择,实现求学与就业的无缝衔接。

图片
福耀科技大学校园

为了向全球招募杰出导师,福耀科技大学设立了优厚的人才奖金,广泛吸引全球英才。曹德旺表示,我对福建福耀科技大学的办学规划和人才培养机制充满信心,一定会让学校有好的发展,不能丢了中国人的脸。目前,我们已经准备了充裕的资金,用于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人才招募,实行双向选择的人才制度,不错过任何一位优秀人才,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图片
福耀科技大学校园

教育是事业,不是产业

曹德旺先生曾在2021年荣获镜报主办的第九届杰出企业家社会责任奖,就此镜报记者向曹先生请教他对事业、产业和社会责任的看法。曹先生表示,教育是事业,其核心目标是立德树人,是为社会和谐稳定与持续发展培养人才,这与盈利无关;而产业则是百姓谋生的方式,必然需要追求经济效益。在他看来,商道的精髓在于在负责任的前提下实现盈利,但教育本质上是为了培养人才,不应与赚钱挂钩。曹先生说:“对于个人而言,最大的善是做好自己,不给社会增添负担。而对于企业,在做好自己之外,还应以‘敬天爱人’为座右铭,严格遵纪守法,遵章纳税,童叟无欺。在此基础上,还应积极参与各类社会公益活动,因为慈善事业是第三次分配方案的重要补充。这是一门人文哲学的学问,也是个人素质的象征。”曹先生认为高校培养人才,并让他们以专业所学回报社会,这也是高校履行社会责任的具体做法。曹先生停顿一会补充道:“但是个人捐款最多叫慈善,有一句古话叫‘大善为政,小善为慈’。比如我个人捐款两三百亿,对个人来说是天文数字,但是对社会、国家来说太渺小了。个人做多少善都是小善,与之不同的是政善,比如邓小平同志一句‘改革开放’救了无数中国人。这便是政善和慈善的区别。”

图片
镜报执行社长徐新英一行到福建福耀科技大学采访理事长曹德旺先生

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和经济环境下,曹先生认为,世界的动荡每个时代皆有,正所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这不应该成为事业止步不前的借口。高等教育更要适应时代,加快发展的步伐。福建福耀科技大学的成立,正是高等教育在教育改革和体制改革方面的一次勇敢尝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一个独具特色且极具吸引力的选择,不仅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还紧密围绕产业需求开展科研创新,为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图片
福耀科技大学校园

正如记者在询问曹先生对未来学生的寄语时,曹先生毫不犹豫地回应道:“如果有条件来,一定要争取来!”在政府、企业及社会各界精英的通力合作下,我们有理由相信,一批又一批福耀学子将在各个产业领域崭露头角、大放异彩。他们将凭藉在高等教育阶段所积累的知识和技能,肩负起社会责任,为推动产业发展、促进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来源:镜报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编辑:李天源 监制:李天源
李家超对李兆基逝世表示哀悼 赞扬其对本港经济发展贡献良多
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在北京出席世界互联网大会亚太峰会新闻发布会
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举办学习讲堂 传达贯彻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
香港海关检获约三千五百万元怀疑大麻花
紫荆杂志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