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荆杂志(记者彭彦)2025年2月25日东莞报道:东莞市第十四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次会议将于2月26日在市会议大厦隆重开幕。此次会议不仅是东莞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更是全市人民关注的焦点。2月25日下午,市政协委员们带着全市人民的重托向大会报到,东莞正式进入“两会时间”。
此次两会,AI技术推动先进制造业升级,及促进东莞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作为政策文件的核心议题,正吸引着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民建东莞市委员会参政议政委员会委员、歌尔股份华南区域总经理康传义在接受本刊专访时,分享他对这些议题的见解与感受。

康传义提出,制造业向高端化迈进、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东莞在AI大模型与制造业融合方面展现前瞻性和行动力。东莞作为全国制造业重镇,拥有22万家工业企业和“8+8+4”重点产业链的丰富场景,为AI技术落地提供天然试验场。2025年市政府“一号文”提出的十大举措,如构建算力供给体系、打造示范场景、培育重点企业等,精准聚焦制造业痛点,通过政策引导降低企业技术应用门槛。然而,挑战仍存:一是中小企业技术适配能力不足,需更多“开箱即用”的解决方案;二是数据共享与安全需平衡;三是复合型人才短缺。东莞政府正在通过“政策+生态+标杆”三管齐下,加速AI从单点应用向全链条渗透。
康传义谈及,歌尔很早就识别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性,制造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必然是个性化和定制化生产,目前服装行业已经可以实现订单制,定一件衣服、一双鞋都可以做。消费电子产品越来越与时尚融合,必然是个性化和定制化的生产。以歌尔所在的元宇宙产业为例,未来AI/AR眼镜是十分个性化的产品,每个人戴的眼镜度数、样式都不一样,AI/AR眼镜逐渐普及之后,这些眼镜的组装、后装不一定是在原产地,可能在分散在全球各地的眼镜店,面对客户需求,未来的制造模式可能是轻型体量的快速轻便式工厂,这对擅长大规模标准化生产的消费电子企业,是非常大的挑战。
歌尔坚持零整协同、垂直整合的发展模式,康传义强调,早在2003年,企业就成立模具和自动化团队,多年来不断提升技术装备水平,系统改进生产工艺流程。面向制造业未来发展趋势,歌尔正加快推进制造模式升级,打造具有歌尔特色的GPS先进制造模式。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改进生产制造各个环节,推动制造模式向标准化、精益化、自动化、智能化转变。比如,企业在品质检测领域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将以前人工肉眼检测产品缺陷,改为人工智能机器检测,大大提升检测效率。歌尔正在探索应用AI大模型,进一步提升生产线的智能化水平。除了生产领域,还在研发、财务、供应链等诸多领域也在积极尝试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期望更好地改善管理、提升效率。
DeepSeek正式登陆东莞,康传义谈及东莞应用的期待时指出,人工智能将深刻重塑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新的时代已经开启。DeepSeek在东莞的深度应用将重构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底层逻辑,我对此充满期待,特别是在教育、政务、产业三个方面,将形成创新飞轮。
AI超级教师将诞生,同时通过AI追踪学习轨迹,构建学生个人知识库,从而实现从"千人一面"到"千人千面"的教育转型。引入AI公务员可显著提升行政效能、优化市民体验,助力公务人员从事务性工作中解放,转向更高价值的公共服务创新。东莞今年重点发展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和人工智能+智能终端,我认为所有的产业都值得用AI的方式重做一遍。
康传义指出,歌尔对人工智能的探索可追溯至2011年,基于业务实践逐步摸索试点场景,涵盖智能仓储、生产作业、质量检测、智慧园区、绿色能源等多个领域。2022年歌尔将人工智能建设上升至公司战略,从系统规划、组织建设、技术储备和人才培养方面全方面开展。歌尔秉持“单场景突破-多场景集成-全业务流整合让AI决策”这一长期制造业人工智能发展思路,当前已取得可喜成果。歌尔已累计100+人工智能场景,在虚拟测量、预测性维护、工艺参数优化和运筹调度更高价值场景上都有应用。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歌尔积极推进工业物联网建设,实现设备互联互通,建立企业级数据中臺与算法平台。
对东莞AI领域人才储备,包括高端人才引进和本地人才培养,康传义希望,东莞作为中国重要的制造业中心之一,正处在向智能制造转型的关键阶段。然而,目前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是缺乏足够的AI专业人才,特别是那些能够将AI技术应用于特定行业场景中的复合型人才。东莞需要制定更具吸引力的人才政策,引育用并举,多管齐下。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前来创新创业,面向全球招募科学家团队,提供“事业平台+安居保障+成果转化奖励”。同时,升级人工智能教育体系,加强技术人才培养,推动东莞理工学院、香港城市大学(东莞)等开设“AI+制造”交叉学科,联合企业设立实训基地。柔性用才,推广“周末工程师”“云端顾问”模式,吸引广深人才服务东莞制造业。
智能化转型的核心是人才,歌尔近两年引育相关领域专家和毕业生,并为生产现场的技师和工程师进行数字化转型,持续进行人才梯队建设。
近年来,东莞在AI领域的发展势头强劲,无论是加快AI大模型赋能制造业升级,还是DeepSeek这样的人工智能大模型正式登陆东莞,都是这座城市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雄心壮志。人才始终是东莞AI领域发展的关键所在,尤其是在算法、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关键技术领域,因此,东莞需要继续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的力度,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