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荆杂志(记者彭彦)2月7日东莞报道:2025年2月6日,东莞市人民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东莞市副市长黎军介绍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重点工作,强调东莞在高质量发展中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黎军表示,一直以来,东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生工作,聚焦群众关切,集中财力物力,坚持每年办好一批民生实事、建好一批民生项目、解决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用心用情践行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政府承诺。
据介绍,近年来东莞财政支出每四块钱就有一块钱用在教育上。今年,东莞将因应学龄人口变化,统筹“建高中”,新增公办学位3万个,推进9所公办普通高中项目规划建设,试行跨区域、跨学段统筹调配学位。将瞄准城市发展所需,着力“强高校”,加快大湾区大学设立申报,推动香港城市大学(东莞)二期动工建设,支持东莞理工学院申报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在卫生健康领域,东莞将着重引导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努力让群众就近看得上病、看得好病。加快高水平医院建设,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争取在全省率先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达到国家推荐标准。持续优化医保经办管理服务,全面推广医保码、移动支付等数字化服务。
东莞市还将聚焦“一老一小”及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现实需求,落实生育支持政策,建成市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推动30所幼儿园开设托班,新增托位6000个。支持镇街公立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医养结合机构。实施购买残疾人寄宿托养照护服务,试点开展居家托养照护服务,推进新市残疾人托养中心建设,培育孵化残疾人集中就业基地,多渠道、多形式促进残疾人就业。
东莞市今年在教育领域的发展规划,重视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持续投入和对特殊群体的关爱,通过统筹“建高中”和“强高校”等具体举措,将进一步构建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为城市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