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作为全球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建筑领域碳排放占城市总量超过50%,推动建造业绿色转型势刻不容缓。绿色建筑通过应用创新技术与可持续设计理念,从全生命周期角度降低环境负荷,其中组装合成建筑法(MIC)更被视为重要突破。MIC技术的推广充分依托于大湾区产业链优势,通过预制件工厂化生产,提升施工精度至毫米级。东京街首个MIC私人住宅项目,采用来自广州的预制组件,以“搭积木”方式迅速建成198个单元,不仅减少碳排放,更降低施工噪音与废弃物,实现了效率与环保的双赢。

配合绿色建筑的是绿色建材的广泛应用。其中,香港理工大学研发的再生透水砖,利用建筑废物循环再生技术,大幅降低了生产过程的碳排放。更具突破性的是仿生技术领域的创新:受沙漠蚂蚁散热机制启发的建筑涂层,实现"无电制冷"功能,有效降低对空调的依赖。


国内首座超150米近零能耗建筑已在广州启用,集成了光伏幕墙、骑楼冷巷等多项绿色技术。这些实践有力印证,绿色建筑不仅能在建造阶段减排,更可在运营期间持续节能,产生长效环保效益。凭藉大湾区产业链整合与建筑技术创新的双向发力,建筑行业正加步迈向更绿色、更可持续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