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4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表声明称,因谷歌公司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谷歌公司开展立案调查。
同日,中方将美国PVH集团和因美纳公司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商务部发言人强调,中方一贯审慎处理不可靠实体清单问题,仅依法针对极少数危害我国家安全的外国实体,中方欢迎世界各国企业来华投资兴业,致力为守法合规的外企在华经营提供稳定、公平和可预期营商环境。
谷歌在全球面临反垄断诉讼
谷歌公司的业务范围涵盖互联网广告、互联网搜索、云计算等领域,开发并提供大量基于互联网的产品与服务,市值高达2.47万亿美元,是美国重要的科技互联网巨头,同时拥有大量AI相关业务和服务。
2006年4月,谷歌在中国大陆设立分公司,2010年谷歌正式关闭中国版网页搜索服务,目前业务重点包括对中国出海公司进行移动广告营销覆盖、提供安卓开发者服务,以及针对出海企业的创业加速器等。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安卓(Android)成为全球被广泛使用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在全球移动手机终端操作系统份额高达72.24%,排名第一。据报道,尽管没有详细说明,但谷歌公司或因安卓操作系统在市场上具有垄断优势、谷歌搜索和Chrome浏览器业务服务垄断,以及收购中国XR公司蚁视科技等行为,违反《反垄断法》而被立案调查。
目前,谷歌在多国面临反垄断诉讼,其中包括美国司法部对谷歌的分拆请求。去年8月,谷歌被美国联邦法官认定其搜索业务违反了美国反垄断法,美国司法部建议联邦法院要求谷歌出售其Chrome浏览器,还有禁止谷歌与苹果和三星等第三方签订排他性协议、禁止谷歌在旗下其他产品中优先推广其搜索服务。美国联邦法官将在今年8月前就该案补救措施裁决。去年9月,谷歌赢得欧盟近15亿欧元的广告反垄断案,但此前欧盟已分别对谷歌购物服务Google Shopping和谷歌操作系统Android开出反垄断罚款,总额超65亿欧元。
PVH和因美纳侵害中企权益
4日,商务部发言人就将两家美国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作出回应称,经查,美国PVH集团和因美纳公司存在违反正常的市场交易原则,中断与中国企业的正常交易,对中国企业采取歧视性措施,严重损害中国企业合法权益等行为。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等有关法律,依据《不可靠实体清单规定》有关规定,不可靠实体清单工作机制决定将上述两家实体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并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上述实体采取相应措施。
发言人指出,中方一贯审慎处理不可靠实体清单问题,仅依法针对极少数危害我国家安全的外国实体,诚信守法的外国实体完全无需担心。中国政府一如既往地欢迎世界各国企业来华投资兴业,并致力于为守法合规的外资企业在华经营提供稳定、公平和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专家:维护数字产业安全与主权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博士后研究员郭寒冰对大公报表示,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的当下,中方上述举措是开放与监管协同共进的重要举措。郭寒冰表示,谷歌凭藉在全球数字经济中的先发优势,在技术、数据优势构建垄断壁垒,限制公平竞争。中国反垄断调查是为市场“清障”,为国内外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是数字经济领域开放的深化,利于推动数字经济规则与国际接轨。“从监管角度看,对谷歌反垄断调查,是维护数字产业安全与主权的关键。”
谷歌在华业务
1.安卓Android操作系统:安卓系统的开源部分(AOSP)仍是中国手机厂商(如小米、OPPO、vivo等)的基础。
2.Google Ad广告服务:为中国大陆企业提供向全球用户投放的关键词广告服务,使大陆企业可以向全球用户投放有针对性的广告,包括关键词广告、视频广告、展示广告以及移动广告等。
3.创业加速器:针对出海企业的创业支持服务。
4.云计算:主要服务中国出海企业,如TikTok、SHEIN等。其中,2022年TikTok在谷歌云上的支出超过10亿美元,占其中国区营收的较大份额。
潜在垄断行为
1.Android操作系统市场垄断优势:谷歌Android操作系统在全球及中国市场的高份额,可能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2.收购中国XR公司蚁视科技的反垄断审查:可能涉及未进行无条件批准经营者集中公示的问题。
3.谷歌搜索和Chrome浏览器在全球市场的高份额,可能构成不正当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