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署近日公布香港中药材标准(《港标》)第十一册,详列14种常用药材的安全和品质的标准,供公众参考。
卫生署发言人说,卫生署自二○○二年开始推行《港标》计划,分阶段为香港常用的中药材制订标准,以确保中药材的安全及品质。编制《港标》有助推动中药研究,促进本港中药业迈向现代化、国际化,促进中药的国际贸易。经过二十多年发展,《港标》已在不同领域被广为采用,亦是国际认可的参考和依据框架,曾多次被海外权威机构及国际期刊的中药研究文章引用。
他补充,《港标》载录药材的名称、来源、性状,以及鉴别(包括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气相及液相/超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法)、检查、浸出物和含量测定的测试方法。第十一册新增的14种药材包括丁香、明党参、红豆蔻、沙棘、枸杞子、薄荷、没药、紫苏叶、广藿香、茯苓、龙脷叶、银柴胡、苏合香和酸枣仁。目前,《港标》已为344种药材制定参考标准。
卫生署将举办简介会,向中药业及化验所代表简介《港标》第十一册的内容及最新研究工作。
所有《港标》册数已上载至网站,供市民阅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