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大湾区:东莞市集团化办学沙龙活动举办-紫荆网

聚焦大湾区:东莞市集团化办学沙龙活动举办

日期:2024-12-30 来源:紫荆 浏览量: 字号: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紫荆杂志(记者彭彦)2024年12月30日东莞报道:12月26日,2024年第八期东莞市集团化办学沙龙活动在东城外国语小学举行。活动以“教育数位转型赋能集团化办学发展”为主题,采取案例展示、专家引领和主题沙龙相结合的方式,围绕数位化场景建立与应用、数位化资源平台建立、数位化赋能集团化办学等主题展开深入探讨,探索学校教育数位转型的新路径,进一步推动教育综合改革与教育高品质发展。

引领全省、全国教育创新模式

本次沙龙是2024年东莞市集团化办学沙龙活动最后一期,专家、教育代表各抒己见,为东莞教育数位化赋能集团化办学发展提供独到见解和宝贵意见,让东莞教育同仁开阔教育视野,增强发展信心。

东莞市教育局副局长杜润江表示,回顾今年举办的八期集团化办学沙龙活动,围绕五育融合、党建引领、跨市集团化办学、幼教集团活动课程一体化建设、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等主题,邀请来自广州、深圳、武汉和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地区、高校的知名专家来莞作主题报告,开展圆桌沙龙,分享集团建设经验做法,为东莞深入推进集团化办学提供很好的发展思路。

“围绕全面推进教育强市建设,集团化办学要坚持扩优提质增效,办更多家门口的好学校。”杜润江表示,要加大集团化办学市级统筹和规划布局,争取2025年全市教育集团突破100个;进一步提升集团化办学质量,推动教育集团进一步凝练特色,促进教育集团优质发展;持续扩大集团化办学影响,将东莞集团化办学经验和模式向全省乃至全国推广,进一步扩大东莞集团化办学美誉度、影响力。

从2018年开始,东莞集团化办学走过7年历程,走出一条破解区域教育发展不均衡的有效路径,一批新建的学校茁壮成长,一所所薄弱的学校赋能提质。经过两轮探索实践,东莞成功组成97个市级教育集团,教育集团涵盖成员学校339所,促进一大批新建学校和薄弱学校快速成长,实现集团化办学基础教育学段和园区、镇街全覆盖。今年,东莞首批9个教育集团全被成功认定为省优质基础教育集团,数量位居全省地级市第一。东莞集团化办学呈现教育资源布局不断优化、集团化办学成效不断凸显、集团化办学辐射能力不断增强三个特点。

教育集团化的“东城路径”

近年来,东城以教育高品质发展为目标,加速推动学校集团化办学工作,透过开展“名校+”集团化办学、组成教育发展共同体、合作办学等方式,带动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集团化办学是提升区域教育优质均衡的重要措施。东城街道人大工委副主任钟彩琴表示,目前,东城街道已经创建跨区域合作办学学校1所、市级教育集团4个、街道级教育集团1个。共有15所街道公办学校(幼儿园)参与到集团化办学当中,占公办学校比重超过七成,东城集团化办学初具规模,办学成效日趋显现,优质均衡的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初步建构。

东城教育管理中心主任叶婉萍进一步介绍,东城教育的集团化办学遵循“建一所优一所”“带一所强一所”“一集团一特色”的基本原则,大力实施优质学校集群带动发展战略,让名校品牌效应与优质教育资源充分发挥,积极探索“文化共生,机制赋能,内涵发展,贯通培养,激励成长”的教育集团化“东城路径”。

“教育,是城市发展的内生动力,是点亮未来希望之光的火种。”叶婉萍表示,未来,东城集团化办学将以“百千万工程”教育行动为牵引,借力数位化教育转型加速前行,加强集团内部的深度融合,持续深化教育集团的品质建设,打造教育科技人才整合培养体系。

资讯化建构驱动教学实践创新

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慧教育学部教授郑旭东以《人工智慧时代教育的数位转型与高品质发展》为主题,以人工智慧在教育中的前沿应用为切入点,与与会者分享资讯化建设和教学的实践等话题。

“资讯化在教育领域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郑旭东认为,资讯化建设的核心目标就是提升学校的科技含量,让教学不再仅凭经验和感觉,而是基于切实的数据,“尽管资讯化建设需要投入一定资金,但其所带来的积极成效不可低估,能够有力地推动教育事业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

郑旭东认为,资讯化建设中的“数位转型”,其实质是从没有机器到使用机器的转变。教育数位转型是透过引进和使用技术装备,将教育从劳动密集型工作转变为技术密集型工作。因此,他积极提倡推动资讯化建设,让教育更加科学高效,为培养优秀人才发挥更大的作用。

“教育数位转型的内涵就是教育内部科技驱动的劳动分工。”郑旭东表示,老师需要关注人工智慧技术在教学上的有效应用。但要注意,人工智慧并非总是完美,在采纳时仍需结合专业判断和教学经验,确保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和适宜性。

郑旭东也指出当前教研的三大挑战:脱离教学搞教研、脱离真实的教学搞教研、教研员只评课不上课。他强调,要基于真实教学开展教研,透过课前协同备课、课中协同教学、课后协同教研,实现教学与教研一体化。

目前全国各地争先探索教育数位化深度融合的有效机制,此次圆桌论坛,围绕著人工智慧与教育融合发展进行深度的互动,“推进教育数位化,就要让科技在课堂上站住脚,站稳教育主场。”郑旭东表示,如果科技进不了课堂,就不叫教育数位化,就像蒸气机进不了工厂车间,就无法带来效率的提升。因此,要关注教师、以及其所教学科所需的技术,注重学科专用工具的使用,一定要让技术进课堂、扎根下去,打造个人化的教育。

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校长柴松方认为,在数位化赋能集团化办学的过程中,科技可能导致千校一面,不能过度夸大技术,集团化办学要遵循教育规律,用技术但不能依赖技术,要办个性化的特色学校,“可以跟著师傅学,但不能学成师傅!”,我们要知道技术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更要知道技术做不了什么,这是我们教师要做的。

“数位化是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实施途径。”东莞市教育资讯中心副主任程庆雷表示,近年来,东莞透过慕课、每周一歌、“我为什么当老师”主题活动,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发挥巨大作用。同时,学校开展教育评价,同样离不开技术,未来更需要用新技术探索教育的新样态。他指出,技术迭代更新快,建议学校选择成熟稳定、持续更新的资讯化平台,在课程资源、教学方式等方面追求个人化发展。

此外,活动也公布第八期集团化办学“十大案例”以及2025年东莞集团化办学八期沙龙活动主题,分别是教育集团品牌建立策略与实践探索、教育集团教师研训一体化的创新路径、教育集团班主任团队建设的实践探索、推广教育集团课程建构创新路径探索、集团化办学视野下建构教联体的思路对策、集团化办学背景下推进思政课一体化的改革创新、AI赋能教育集团教学模式变革,以及构建评估激励机制激发集团学校内生动力。

来源:紫荆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编辑:刘可熠 校对:叶青 监制:苏艺
五一假期开启返程模式 全国铁路、公路进入返程高峰
投资界春晚来袭!2025巴菲特股东大会五大焦点全梳理
陈茂波:致力打造新海滨 推动无处不旅游
外籍游客、外语导游、外国博主……多视角讲述“China travel”独特记忆
紫荆杂志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