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玉欢:从“一签多行”政策看香港旅游业发展 -紫荆网

江玉欢:从“一签多行”政策看香港旅游业发展

日期:2024-12-30 来源:橙新闻 浏览量: 字号: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文 | 江玉欢

时隔九年,国家终恢复“一签多行”措施,深圳市户籍居民和居住证持有人于 12 月起可在一年内多次到港旅游,每次逗留不超过7日。“一签多行”重启后,每日访港数字均较 11 月平均数增加 7% 至 8% ,周末更较去年同期增加三成。这项措施无疑会对香港的旅游业带来正面的影响,亦对本港零售及餐饮业有提振作用,将显著刺激消费市道,增加旅客人流。

利用人潮效应“搅活个市”

在谈论旅游业复苏时,我们必须明白,旅客的数量和类型同样重要。在吸引游客方面,增加旅客数量是最直接和根本的措施,只有在足够的人流支持下,旅游业的基础设施才能得以提升和完善,进而促进整个旅游生态系统的顺利运行,形成良性循环。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探索如何满足不同类型旅客的需求与期望,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有些人或会对低消费旅客颇有微言,但综观全球旅游业的整体走势,随着疫后各地旅游竞争加剧,香港的旅游市场迫切需要扩大其受众范围,而不能只依赖于高消费旅客。以旅游业蓬勃的日本为例,他们同样热情欢迎不同消费层次的游客。在京都,一千日元也可享用到美味的午餐定食,餐厅外大排长龙,商家仍然视顾客如宝。

我们应该认识到,客流的重点不仅在于消费额,更在于带来的人潮效应。疫后,香港的商业氛围冷清,尤其是非繁华地段,缺乏人流使得许多商店面临结业的窘境,街头巷尾都弥漫萧条气息。期望增加的旅客量能带旺气氛,“搅活个市”才是旅游业复苏的关键一步。

配套设施不容忽视

从过去几年的数字可见,疫情过后,虽然访港旅游业强劲反弹,2023 年的访港旅客总人次回升至 3,400 万,但这仅是 2018 年高峰时期的一半人次而已。2024 年的首 9 个月,即使访港旅客按年进一步显著反弹 40% 至 3,260 万人次,但亦仅是 2018 年同期人次的七成。同时,过夜旅客的购物开支比例由 2018 年51% 显著回落至2023 年的46% 后,于2024 年上半年进一步下降至 41% 。政府有否深究个中原因?我们的景点及文化底蕴是否足以吸引游客消费?一日游旅客的增加会否令交通配套不胜负荷?一日游旅客的涌现又会否对长线游客及高消费客群带来负面影响? 以尖东海傍为例,每晚 7 时起,梳士巴利道的旅游巴士动辄占用两、三条行车线,造成严重交通阻塞,尤其对天星码头一带影响显著。这种情况不仅影响了旅客的出行体验,也反映出政府在交通管理及设施规划上的不足。

酒店住宿亦是游客计划行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环。然而,香港的地价高昂、人工成本居高不下,加上政府对酒店业欠缺帮扶,使得新酒店和优质精品酒店难以进驻,近年来新建或翻新的酒店数量也屈指可数。这导致游客在选择住宿时面临的选项匮乏,吸引力自然大打折扣。相比周边地区,香港在提供“平靓正”酒店方面亟需加强,而政府的支持尤为重要。

发掘本港深层次旅游文化体验

在提升旅客满意度及消费能力方面,特区政府必须开动脑筋,寻找可行之道。昙花一现、缺乏深度的旅游景点难令旅客赞叹,也无法激发他们的推荐意愿。香港作为中西文化荟萃的城市,其独特的文化优势本身就是吸引游客的强大磁场。若能坚持本土文化的精髓,发掘更深层次的文化体验,这将成为真正吸引旅客的长青之道。

香港如何在全球旅游市场中分一杯羹,发展大众旅游以外的市场,并顺应当前的旅游趋势,是目前的关键课题。最近,不同旅游服务平台及杂志在预测 2025 年的旅游趋势时,均提及一种新型的旅游趋势——远离城市喧嚣的旅行。许多受访者表示向往养生慢活等旅行模式,希望到人迹罕至的地方旅行。这一趋势清晰反映出现代旅客已逐渐厌倦“走马看花”式的快节奏旅程,他们渴望遁入更静谧的环境中,享受深入的文化体验和壮观的自然景色。

如今的游客更倾向于在旅游上做“减法”,对于旅游的需求逐渐从“量”向“质”转变。崇尚小众另类旅游的旅客普遍愿意为高端旅游服务买单,追求的不再是单纯的度假体验,而是心灵慰藉以及自我满足感。依我在日本所见,不少温泉区旅馆虽位处郊外且价格不菲,但不乏旅客前来体验温泉文化,可见发展另类旅游之潜力。面对本港旅游业前景,我们应深入反思香港自身旅游硬件、软件是否“食正条水”,满足多元化客群的需要。

一个成熟的旅游体系,应凭藉其百花齐放的旅游产业互补短板,觅得各类旅客的欢心,而非一窝蜂地开设同质化商店。过去十年的香港正是为了切合“爆买”旅客需求而导致药房、名店泛滥,遏制了具本地特色的商舖,亦错过了开发乡郊深度游的商机。当局应摒弃重量不重质的旅游模式,并在大众旅游与另类旅游之间寻求平衡点,通过善用中西文化荟萃及自然资源等独特优势,在原有旅游模式下开辟出另类旅游市场,利用“两条腿走路”以吸纳不同目标客群,从而提振本港旅游业,赢得全球游客的心。

(作者系立法会议员,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来源:橙新闻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编辑:江心雨 校对:安涛 监制:张晶晶
财政司司长出席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专题会议
粮农组织举办招待会庆祝中国农历春节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同香港经济复苏及金融体系维持强韧
习近平在辽宁本溪市考察调研
打开看看
紫荆杂志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