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云舒瑞,寒影初回长日至。”
今日冬至。
这句古诗出自宋代诗人阮阅的
《减字木兰花·冬至》,描写早晨云雾散去,寒冷的阳光照耀下,
周围事物长长的影子又映照在地上,
我们迎来了一年中影子最长,白天最短的一天。

冬至,又称冬节、亚岁或长至节,
通常在每年公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
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节日。
这一天北半球白昼最短,夜晚最长,
标志着寒冷冬季的正式来临。

冬至被认为是阴气盛极而衰、阳气开始萌生的转折点,
象征着新一轮生机与希望的开始。
它不仅仅是一个天文节点,
更是中华文化中承载着深厚情感和丰富民俗的传统节日。
节气知识

冬至有“三候”,是古人观察大自然得出的规律。
一候蚯蚓结:指的是在冬至时节,虽然阳气开始萌发,
但阴气依然强盛,导致土中的蚯蚓蜷缩着身体,呈现出一种“结”的状态。
二候糜角解:古人认为糜鹿属阴,其角朝后生长,而冬至后阴气渐退,阳气回升,
糜鹿感受到这种变化,鹿角便在每年冬至前后自然脱落。
三候水泉动:随着阳气的逐渐增长,山中的泉水开始流动并变暖,
这是自然界中阳气初生的一个明显标志。
冬至习俗
1.祭祀祖先、家庭聚餐

自古以来,就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人们在这一天会举行祭祀祖先、家庭聚餐等活动,
表达对先人的缅怀与对家庭的重视。
2.吃饺子、汤圆

北方地区有冬至吃饺子的习俗,
相传最初源于纪念东汉时期的医圣张仲景在冬至这天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熬煮后包成“娇耳”(饺子)分发给民众食用驱寒的善举。
“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此后,每年冬至吃饺子便成为一种习俗,
寓意着温暖和健康。

与北方吃饺子相对应,南方则有冬至吃汤圆的传统。
汤圆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食品,
内馅多样,如红豆沙、黑芝麻等。
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会制作汤圆,
象征着团圆、美满。
此外,汤圆还寓意着“添岁”,
意味着新的一年即将到来,人们又长了一岁。
3.九九消寒

九九消寒是冬至之后的一项重要活动,
它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民对自然规律的观察和总结。
从冬至开始,每九天为一个“九”,
共九个“九”,称为“数九寒天”。
此外,还有画“九九消寒图”的习俗,
即每天在纸上画一笔或涂一色,待到九九八十一天后,
春天来临,整幅图也就完成了。
这种活动不仅增添了冬季的乐趣,也寄托了人们对春天的期盼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香港近期活动

香港缤纷冬日巡礼
冬日将至,热闹欢腾的气氛弥漫全城,香港天际线披上璀璨夺目的节日灯饰格外闪耀。巡礼活动包括圣诞小镇,其有高耸入云的巨型圣诞树挂满装饰,环拥维多利亚港海景,加上“冬日维港水上烟火表演”,紧接著有跨年倒数及烟花汇演,为你的冬日之旅缔造美好时刻。
圣诞小镇时间:2024年11月22日至2025年1月1日地点:九龙西九文化区海滨西草坪
冬日维港水上烟火时间:2024年12月24、25、26日晚上8:00(烟火表演全长约10分钟)地点:九龙西九文化区海滨长廊邻近海面
香港跨年倒数时间:2024年12月31晚上11:00、11:15、11:30、11:45,午夜12:00至12:12地点:维多利亚港两岸
PANDA GO! 香港游
全港最大型的熊猫展览“PANDA GO!香港游”,配合八款全新设计的大熊猫造型,组合出2,500只大熊猫雕塑,以别具创意的形式于香港“四围走”,并于12月起到访香港多个特色地标,更会举办四场公众展览。
日期及地点:2024年12月21日至2024年12月22日(香港海洋公园)
2024年12月25日至2024年12月26日(中山纪念公园)
“走进香港,走进香港电影”《九龙城寨之围城》电影展览展览仔细还原电影《九龙城寨之围城》的多个场景,包括理发店、茶档、士多、跌打铺、裁缝店等,并采用开放式设计,加强观众的沉浸式体验,跟随电影步伐探索香港。
日期:2024年12月16日下午6:00至晚上9:00;
2024年12月17日至2025年4月13日上午11:00至晚上9:00地点:九龙启德协调道2号 AIRSIDE 108号铺
“当紫禁城遇上凡尔赛宫⸺十七、十八世纪中法文化交流”特别展览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全新特别展览“当紫禁城遇上凡尔赛宫⸺十七、十八世纪中法文化交流”盛大开幕,于12月18日在展厅9开放!展览精选故宫博物院及凡尔赛宫近150件珍品,呈现中法宫廷在文化、艺术、科技等领域互相欣赏、启发及交流的历史,以及两国之间源远流长的友谊。展期为12月18日至2025年5月4日。
日期:2024年12月18日至2025年5月4日地点: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冬至之后,
白昼渐长,黑夜渐短,
大自然以它独特的方式告诉我们:
光明总会多过黑暗,温暖总会驱散寒冷。
愿你我心中都有一轮不落的暖阳,
温暖每一个即将到来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