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雪仪
近日,笔者被邀请出席赣州的文化交流团,赣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优秀旅游城市,且被世称“客家摇篮”,笔者除了品尝客家地道美食外,更渴望体验当地的文化艺术,因此,印象深刻的是参观由赣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及赣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在赣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赣州美术馆)展出的“苏区新象·大美赣州——2024赣州市美术作品展”!

欣赏这次“苏区新象·大美赣州”展覧,明白到艺术家从生活中获得创作源头和灵感,通过无穷的想象力和强烈的情感创造出独一无二的作品。正如俄国文艺理论家尼古拉·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举办这次展览的单位,除了希望通过绘画的作品,达到坚持艺术性与创新性之外,更期待能表现出赣南苏区脱贫的成果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正向思维,甚至达到温润心灵、启迪心智、引领风尚等多方面的作用!
展览中,作品各具不同风格,其中有些作品既有中国传统中山水画的内涵,却又呈现赣州的风貌,例如《开山修路架高架》、《苏区新貌》、《虔城新象》等作品,画家运用线条描绘出一座座巨大的山石,当中不但蕴含著中国山水画的勾、皴、擦、点、染等表现方式,更表达出用墨、用水、用色的技法,如积墨、泼墨、破墨、青绿等呈现中国传统山水画古雅之感,然而却又在山石之间,摆脱山水画的亭台楼阁,而是描绘具赣州特色的建筑物,如高楼大厦、钟楼、公路、正在开垦的挖土机、挖泥车、铲泥车等现代化的设备,不单令人有一种古今互相呼应之感,更能够结合山水画人与自然相互交流的天人合一,徬佛赣州市民与大自然融于一!
另外,在《阳和启蛰》作品中,把传统水墨画的浓、淡、乾、湿、焦等墨色的变化,营造出一种山水之间的意韵,结合西洋画的光线效果所产生的写实,感受到中西文化的融合,达到艺术效果外,却又能表达出大众市民和谐的生活情感!
今次赣州的文化交流团,令笔者感受到,我们进入廿一世纪,无论在各方面都进入划时代的转变,特别在文化艺术方面,必须把握自己的文化,吸收多元文化,进而发展出独特而创新之路。感谢当地人的热情款待,期待赣港两地可以多交流,合作共赢,一起共建美好的将来!
(作者系香港艺术发展局艺术教育主席,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