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国香港足球总会主席 霍启山
球员在绿茵场上奔跑,挥洒著青春与汗水;精彩的体育竞技,上演希望与梦想的交织,让人看到香港足球运动的无限激情与可能。当然,足球强国梦若要照进现实,不论是实际行动、体育资源及政策支持都是不可或缺的。
加强与内地体育界交流合作
中央政府历来都为香港足球事业指明方向。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5年1月26日审议通过《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对足球改革部署蓝图,“足球产业是体育产业中最大的产业,中国以推进足球改革与发展作为突破口,力争一段时期内,将体育大国建设成为体育强国”。香港作为中国的一部分,我们要坚持以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遵循,全面深化改革,勇于创新,奋力开创体育强国建设新局面。我们的体育系统要主动对标全会精神、对标体育强国建设的要求,用创新思维和办法应对、解决新情况新问题,继续创造中国体育新的辉煌。据国际足协数据,中国香港男足世界排名为第158名,在2023年举办的杭州亚运会中,中国香港足球代表队更是历史性打入亚运四强。未来,我们将继续背靠祖国,增强与内地体育界交流合作,扩大体育资源联动网络,助力香港及整个粤港澳大湾区足球发展。
谈及香港与内地的足球交流和发展是绕不开“省港杯”的。创办于1979年的省港杯是粤港两地一个标志性的体育盛事。每年省港杯在香港和广州各举办一场比赛,四十多年来一直是两地友好交流的象征。今年是新冠疫情后再次复办省港杯,特别邀请了首届省港杯香港队和广东队的球员,两地元老聚首一堂,那份由球场延伸的友谊,特别叫人感动。
今年7月“龙腾大湾区 助力十五运”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足球交流赛在广州举行,160名来自香港、澳门及内地9市的青年球员参与竞技交流。看到年轻球员在场上的拼搏与激情,我感觉充满希望。该次活动由广东省港澳办、香港特区政府民政及青年事务局、澳门教育及青年发展局、广东省体育局、广州体育学院主办,三地体育组织承办,为大湾区运动员提供了体育文化的交流平台。对香港而言,此次赛事既增强了本港的足球氛围,亦为年轻球员提供了认识内地同龄人、分享技术、共同成长和良性竞争的机会。

中国香港足球总会(香港足总)广西训练基地于今年10月正式揭牌,是香港足总首次与广西合作,可以善用更多内地场地资源,从长远角度有助于缓解香港地少人多、培训场地供不应求的问题,同时为青少年男女足球队教练和裁判提供了培训场地,更好地促进了两地足球队切磋球技,提高了教练、裁判和球员们的应赛水平。
此外,港超球会东方体育会今年10月也联同顺德东方足球队,与贵州榕江“村超”达成了协议,共同推动足球及校园发展计划,由香港东方足球队提供教练及技术支援,顺德东方足球队提供场地、平台建立联赛体系,让香港球员有更多机会参加内地赛事。
我们也可以以这些合作为基础,考虑向深圳、广州、东莞和珠海等地借用场地进行集训,应对香港训练场地不足的问题,同时促进球员、球会间的深度交流。共同为培养优秀的体育未来人才贡献力量。毕竟两地足球同谋发展,互惠共赢,有利于提升大湾区整体足球水平,长远来看亦可增强国家的软实力。
组建大中小学体育联盟 培养体育人才
培训运动员宜从小开始。国家体育总局原副局长段世杰曾形容,足球是精神文化产品,不是物质产品。所以,从足球文化的角度切入,选好培养好足球运动的好苗子,对发展足球运动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多年来,国家教育部全力推进校园足球工作,不断提高校园足球治理能力,到2023年,教育部认定并命名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共5,727所,极大地提高了整个国家足球运动的普及程度,也为选拔专业足球运动员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从大湾区体育运动的发展角度,我们也应该把粤港澳三地的体育交流规范化、常态化,尝试组建大中小学体育联盟,为年轻人提供更多了解和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这样的举措不仅能够提升青少年的体育素养,还能增强他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为祖国培养未来的体育人才。聚焦在足球运动上也是如此,只有增强了足球运动的普及度,增加了规范化、常态化的技术交流,并在此基础上增强几方在技术和应赛技巧上的交流和配合,中国足球才能有更大程度的发展,国家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才能在青年人的心底油然而生。
当然,无论是职业球队还是青少年足球队,教练都是球队成败的关键人物,事先制定合适的训练和应赛计划,增强球员的体能、培养球员的技术、激发球员的潜能,将球员的能力发挥到最大化,也才能带领团队在各大比赛中表现出最佳状态。所以,组建大中小学体育联盟,将三地、大湾区城市之间的体育交流常态化、规范化,不仅是培养足球运动员的必经之路,也是培养优质教练员的通途。
倡设大湾区足球联赛 提升区域水平
想要推进足球事业长远发展,需要内地与港澳足球运动组织携手迈向专业化。中国足球产业发展基金,于今年9月起设立“社会足球青训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公益项目,以资助机构聘请高水平教练、统筹资源提升机构教练员执教水平、扶持队伍建设、鼓励参赛等措施,加强青训机构能力建设,为足球事业持续、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香港足球也需要更多专业人才,包括教练、裁判,以及赛事管理人员。我们可以共同举办专业培训班,邀请内地专业人士来港交流,提升本地教练和裁判的专业技能。在提高香港足球整体水平的同时,也为内地专业人才提供展示平台,促进大湾区内部足球运动的高质量发展,实现双赢的局面。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将在2025年11月举行,由粤港澳联合承办,我们可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推动大湾区体育交流,在足球领域上进行一系列交流,推动更多香港青少年球员到内地训练,边交流技术、边认识国情,学习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助力圆梦港超、中超。
长远来看,设立粤港澳大湾区足球联赛,是提升各地足球实力的重要途径。借此,运动员之间获得更多接触,让香港球队与内地球队之间比赛更频繁,提升双方实力,甚至提高整个区域的足球水平;也可以为球迷提供更多观赛机会,持续保持和增强他们对足球的热情;还可以通过把大湾区各城市之间的互动往来变为常态,扩大观众群,吸引更多的赞助商和投资者关注香港及大湾区足球,推动足球运动全面发展。

以足球赛事带动盛事经济
香港启德体育园将于2025年第一季开幕,现已陆续举行测试赛和演唱会,为开幕作最后准备。当中包括可容纳约5万名观众、配备可伸缩天幕的主场馆,还有真正的草坪可以进行顶级足球赛事。这一场馆建设为香港足球带来了新的希望,除了作为加强港足青训系统的训练基地之外,还可以举办邀请赛和定期杯赛,进而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足球交流的舞台,促进不同地区球队之间的相互学习、借鉴,让不同城市的年轻球员彼此激励,共同成长。
香港政府正积极吸引及推动更多国际盛事在香港举行,以推动盛事经济,其实足球也是很好的文化交流媒介。就如内地贵州榕江的“村超”联赛,成功地将足球与地方文化相结合,吸引了大量村民和旅客,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这一模式值得香港借鉴。
同时,也要借鉴海外的成功经验,设计更多的互动环节,提升“球迷体验”。例如,持续举办系列免费足球赛事,让足球成为香港人生活的一部分,让观赛成为一种社会潮流活动。这样,既可以提高比赛的入座率,又可以增强市民对足球的投入感,进而塑造一个充满活力的足球文化氛围,进一步提升香港足球的影响力。
我们还要举办各种球迷活动,增强球迷归属感,让他们成为香港足球发展的支持者、贡献者。例如,球场内外设丰富互动体验及采用“睇波吃遍全国特色”的构思,把球场变成“旅游胜地”,真正做到18区“日夜都缤纷”。球赛前表演及周边活动也不可少,可以18区特色、季节时令为主题,设计球队吉祥物、球衣,甚至与受欢迎的卡通或明星联名推出周边商品,并串连地区特色的旅游体验服务,一条龙吸引消费。
展望未来,香港足球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努力与创新,必须善用内地资源、参考海外经验,扩大资源网络,促进足球专业化发展。随著巴黎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内地奥运健儿访港热潮以及第十五届全运会即将召开,我们要把握机遇,推广体育运动,培养未来体育人才。正如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所说,期待与内地健儿相约粤港澳大湾区,在全运会的舞台上再展英姿。我们要携手共进,推动香港和内地的体育文化交流,让足球成为我们共同的语言,讲好中国的足球故事。相信香港足球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为我们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贡献力量,助我国年轻一代建立民族自豪感,努力在国际足球赛上争取国家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