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27日,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中轴线体现“天人合一”的哲学理想、中正平和的哲学思想,北京中轴线不仅统领著城市的发展格局,还体现了中华民族在文化地理、社会伦理的择“中”观念运用于都城营建的长期实践。故宫(紫禁城)堪称“中轴线上的中轴线”,也是最有代表性的中华文化象征之一。其中,占据著中轴线最重要位置的外朝前三殿,以太和殿居首、中和殿与保和殿接连在后,三者均立在呈“工”字形的同一座平面的三层石台上。北京中轴线两侧的国家礼仪建筑,承载著中华民族的礼乐文明,明朝嘉靖十年的《祈谷乐章》包括中和之曲、太和之曲等,表达了尊重天道和自然规律,建立和谐社会,实现大同的治国思想,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北京中轴线重要节点的平面布局以居中和对称的布局方式与形制设计展现出严谨秩序中蕴藏的差异与变化,不断传承和焕新的北京中轴线在生长中更加丰富、立体和多元,它们共同组成了恢弘壮丽的城市脊梁和灵魂,历经百年风雨岁月,共同诉说著历史的故事,见证著社会的发展。林语堂在《老北京的精神》中曾感叹道:“什么东西最能体现老北京的精神?...它是成熟的、异教的、欢快的、强大的,预示著对所有价值的重新估价——是出自人类灵魂的一种独特创造。”
延伸阅读:《北京中轴线:生长著的世界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