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屠海鸣
上周五(29日),在特区政府主导下,85家企业与特区政府签署《支持及参与北部都会区发展意向书》,35家企业签署参与北部都会区开发项目协议32份,金额超千亿港元,涉及基础设施建设、住房和民生服务、创新科技和银企合作等领域。行政长官李家超、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公室主任郑雁雄等出席了签约仪式。这预示著北都区开发迈出了重要一步!
北部都会区规划面积约300平方公里,占香港陆地面积的近三分之一,这在香港开发历史上是一个大手笔;其中,涉及到经济、民生、环保、社会治理等诸多问题,历时长久,难度极大,历经沧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这项筚路蓝缕、风雨兼程的特大项目,在起步之时,就应做好七个方面的统筹谋划。
统筹北都区与深圳的关系
行政长官李家超在签约仪式致辞中表示:“北部都会区位处香港最北部,一河之隔的深圳,是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汇聚创新要素,培育大量成功和具潜力的企业。香港与深圳情同手足,一直协同发展,未来会更好利用香港北部的土地资源,加强与深圳的互联互通、优势互补,为两地带来互利共赢的成果。”
由此可见,李家超把统筹北都区与深圳的关系放在了重要位置,这实质上是推进北都区建设关键。香港发展长期受限于地域狭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香港提供了广阔空间,进入这个广阔空间需要“接口”,北都区承担著这样的重要功能。
北都区建设规划深度对接深圳和大湾区其他城市的规划,不仅涉及到“硬联通”,还涉及到“软联通”;不仅涉及到基础设施对接,还涉及到产业对接;不仅要强化现在河套地区的“对接”功能,还要构建更多的“接口”,促进港深之间的要素流动。港深合作能不能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北都区与深圳的“对接”功能发挥得好不好,因此,统筹北都区与深圳的关系至关重要!
统筹产业和居住的关系
北都区建设可以解决香港民生领域最突出的难题——“住房难”。历届特区政府想了很多办法解决“住房难”,特别是公屋建设,但总是“在螺蛳壳里做道场”,终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北都区提供大片土地用于建设住宅,可以实现“战略突围”。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不能简单地为建房而建房,应统筹产业与居住的关系。其一,对连接北都区与港岛、九龙、新界之间的交通网络进行整体规划,逐步建成包括地下、地面、地上的立体交通网,确保未来居住在北都区的居民可以选择多种出行方式,快捷到达港九各处;其二,应适当布局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为未来的北都区居民提供尽量多的就业岗位;尤其要考虑到香港是老龄化社会,对那些可吸纳年龄偏大、文化层次不高人群就业的产业,不能排斥在外,而应敞开臂膀欢迎;其三,政府应规划安排一些公益性岗位,在“市场引导就业”失灵时,发挥补充作用。
统筹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关系
北都区是一个全新的城区,建设周期预计20年,造城过程也是推进产业发展的过程,因此,应统筹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关系。
造城与产业可以齐头并进。比如,把绿色低碳理念融入建设当中,建设绿色建筑、智慧建筑、低碳建筑,建设过程中,也可以运用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推进“智慧建设”;又比如,香港正在打造国际绿色科技金融中心,北都区建设也为绿色金融、科技金融发展带来机遇,可以统筹谋划。
北都区分为高端专业服务和物流枢纽、创新科技地带、口岸商贸及产业区、蓝绿康乐旅游生态圈四大区域,除了整体建设可带动有些产业发展之外,每个区域的建设也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契机。比如,物流枢纽建设可以大量使用智能化设备,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统筹建设力量之间的关系
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公室主任郑雁雄在签约仪式致辞中表示:“香港工商界素有锐意进取、敢为人先的优良传统,在中央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特区政府大手笔、出好招,工商界定能更加振奋精神、厉兵秣马、全情投入,把握住北部都会区开发的重大机遇,共同打开香港发展新天地。”
香港工商界是推进香港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建设北都区当仁不让;同时,北都区建设应以敞开胸襟,广开渠道,欢迎海内外的各类投资商、开发商参与。因此,要统筹好各支建设力量之间的关系。
统筹好建设力量的关系,重点有三:一是眼前与长远的关系。既要鼓励有实力、有意愿的企业率先入场,主动探索;又要对投资项目严格把关,确保项目惠及当代、利及千秋。二是香港企业与内地企业的关系。香港和内地的企业各有优势,应各展其长,中国内地被誉为“基建狂魔”,特别是许多央企实力雄厚,也应主动参与建设。三是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的关系。在鼓励香港和内地企业参与建设的同时,还要注重吸纳国外企业的技术、资金优势,鼓励其参与北都区建设。
统筹经济发展和生态安全的关系
建造一座新城,如同在一张白纸上画画,可以画出最新最美的图画,决不能给子孙后代留下遗憾,更不能留下败笔。因此,必须统筹好经济发展和生态安全的关系。
一直以来,香港的土地开发限制比较严格,市民出行一般15分钟就能到达郊野公园,这是难能可贵的。但也要看到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心城区拥挤不堪,大厦林立,环境优美的居住小区凤毛麟角。北都区地势开阔平坦,应以全新理念规划建设,不能为了生态保育就禁止开发,也不能为了发展就不要生态保育,而是要保障高水平的生态保育、高水平的生活生产。
基于以上理念,应把生活空间、生产空间、生态空间应有机结合起来,三者不能割裂,打造“人在城中,城在产业带上,人和城皆于山水之间”的理想格局。
统筹原住民和新市民的关系
北都区建设会改变原住民的生存现状,涉及到拆迁安置;今后还涉及到新市民入驻,因此,必须统筹原住民和新市民的关系。
关爱原住民,不仅要做好拆迁补偿,还要考虑到他们今后的生计。比如在过度阶段,涉及到过度住房、就业、就医、上学等诸多现实困难,除了这些共性的诉求,每个家庭还有各自不同的诉求,千差万别,都不可忽视。又比如在新市民进入阶段,涉及到原住民与新市民的融合等,亦非小事。
香港长期实行自由市场经济,形成了“小政府,大市场”、“小政府,大社会”的格局。现在,面对北都区开发的浩大工程,需要政府更有作为,也需要社会组织发挥更大作用。因此,特区政府应成为“亲民政府”,特别是把维护原住民的利益放在重要位置,倾听他们的诉求,做好深入细致的工作。比如,在政府的引领下,邀请原住民共同参与规划、建设、治理,共同承担责任,共同分享发展红利,让原住民与北都区“一同成长”。
统筹规划和实施的关系
特区政府于2021年10月公布《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2023年10月公布《北部都会区行动纲领》;到现在为止,落地的项目还不算多,因此,应统筹规划和实施的关系,抓好落实,加快推进。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到“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港澳办主任、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执掌港澳工作以来,坚决贯彻落实习主席和中央的治港方略,他在会见香港特区政府官员、工商界人士时多次强调“以实际行动体现爱国爱港”。“实际行动”是一个高频词。这说明,中央不仅看重“怎么说”,更看重“怎么干”。
北都区要从美好蓝图变成现实,是一个较长的过程。道阻且长不足虑,关键是要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稳扎稳打,就能抵达目的地。应该把有为政府与高效市场结合起来,该政府做的事情,政府要不遗余力;该企业做的事情,企业应全力推进。北部都会区建设应该一年一个样,每年都有新变化。
干大事,须视野开阔、统筹有力;遇难事,须出大招、出新招、出奇招。推进北都区建设,“统筹”这篇大文章必须做好,这需要特区政府体现历史担当,更需要社会各界支持配合。“兄弟齐心,其利断金”,一齐努力,未来可期!
(本文作者为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香港新时代发展智库主席,暨南大学“一国两制”与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长、客座教授,本文原刊于《信报》,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