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荆杂志(记者 冯琳)北京报道:11月11日至22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召开外交会议,会议成功缔结《利雅得外观设计法条约》。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表示,该条约的成功缔结标志著外观设计领域国际多边合作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国家知识产权局新闻发言人、办公室主任衡付广具体介绍,《利雅得外观设计法条约》历经近20年艰苦谈判最终达成,是协调各国外观设计申请程序和形式的一部国际条约,将进一步简化全球外观设计保护程序,使设计者能够更快捷、更经济地在本国和海外市场保护其创新成果,增强外观设计保护的“可预期性”,降低申请程序的“复杂性”。
条约共34条,包括对外观设计的申请文件、代理、申请日的确定、宽限期、修改或者分案、公布、续展、期限救济和权利恢复等方面相关规定以及条约的行政规定。与条约配套的实施细则共18条,是对条约条款的进一步细化。
衡付广表示,多年以来,我国一直积极参与该条约的谈判工作。为参加此次谈判,国家知识产权局高度重视,深入梳理分析条约草案内容、广泛征求创新主体意见建议,最终确定参会方案并报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为外交大会谈判做了充分准备。会上,我代表团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外交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指示,积极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发挥我国作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平臺上单独一方的发展中大国作用,以建设性、专业性和灵活性的积极姿态,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促进弥合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分歧,推动条约成功缔结。我国代表团的工作获得各方认可,外交大会主席专门对中国代表团发挥的作用表示感谢,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也给予高度评价。
该条约也是继今年5月达成《产权组织关于知识产权、遗传资源和相关传统知识条约》之后,知识产权领域在一年内缔结的又一部重要国际条约,是知识产权领域国际规则制定取得的新突破。衡付广称,我国作为外观设计申请大国,条约的缔结将有利于我国申请人更快捷、更经济地在缔约方保护自己的外观设计,助力我国企业“走出去”。同时,也有利于我国吸引更多国外优秀外观设计“走进来”,促进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贸、科技、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