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萧正隆
随着冬季的到来,天气逐渐变冷,日夜温差加大。尽管被窝里温暖舒适,但许多人发现自己在冬季睡眠质量有所下降。长时间的睡眠不足可能会对身体和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注意力不集中:
冬季睡眠不足可能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在寒冷的季节里,很多人早晨醒来仍然感到困倦,无法集中精力完成日常任务。这可能会降低工作效率,增加错误率,甚至影响交通安全。
反应迟钝:
缺乏睡眠会对大脑产生负面影响,导致反应迟钝。冬季,由于睡眠质量下降,许多人可能会感到思维迟缓,反应不灵敏。这可能会增加意外发生的风险,如交通事故或滑倒受伤。
免疫力下降:
充足的睡眠对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至关重要。冬季睡眠不足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使人们更容易感染疾病。此外,睡眠不足还可能破坏人体的「生物钟」,影响内分泌系统的平衡,进而对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为了缓解冬季睡眠不足带来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保持室内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睡前打开窗户,让新鲜空气进入室内,有助于缓解失眠和「呼吸困难」等问题。
2、调节光线强度:调节室内光线强度可以改善睡眠质量。在冬季,利用柔和的灯光和温暖的色调装饰卧室,有助于放松身心,促进深度睡眠。
3、降低噪音:减少强烈的噪音干扰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采取措施来减少外部噪音的干扰,如使用隔音材料、关闭窗户或使用耳塞等。
冬季充足睡眠的重要性
要提高冬季的睡眠质量,首先要尽量保持规律的睡眠时间。每天尽量在相同的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让身体形成固定的生物钟。此外,睡前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如手机、电脑等,以免影响睡眠质量。保持安静的睡眠环境,避免噪音和刺激,例如使用耳塞或眼罩等。
冬季的睡眠时间应该适当延长,因为寒冷的气温会让人体消耗更多的能量。一般来说,成年人每晚应该睡7-8小时,而老年人应该睡9-10小时。在寒冷的夜晚,可以选择使用电热毯、热水袋等来保持被窝温暖,以便更好地入睡。
选择适合冬季的床品也是提高睡眠质量的关键。建议选择柔软、舒适的床垫和枕头,以及保暖性好的被子和床单。例如,羽绒被、羊毛被等都是比较适合冬季使用的床品。
营造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也是必不可少的。
可以在房间内放置一些柔和的灯光、音乐等来放松身心。此外,还可以尝试使用香薰、精油等来缓解压力和促进睡眠。
除了以上建议外,冬季保持充足的睡眠还需要注意饮食健康。建议多吃富含「色氨酸」的食物,如牛奶、香蕉、豆腐等,这些食物有助于促进睡眠。此外,减少刺激性饮品的摄入,如咖啡、茶、可乐等,以免影响睡眠质量。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和钙质也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国外医疗机构对冬季睡眠的研究及建议
近期,一项由哈佛大学医学院主导的研究对冬季睡眠进行了全面探索。研究团队采用了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和数据收集等多种方法,研究对象涵盖了各个年龄段和职业群体。结果显示,冬季的日照时间缩短、气温下降等因素导致人们的睡眠质量普遍下降。
深入分析研究结果,我们发现冬季睡眠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失眠率增高、夜尿次数增加、打鼾现象严重等。针对这些问题,国外医疗机构提出以下建议:

1. 调整作息时间:尽量在每天同一时间上床睡觉并起床,帮助调整生物钟,适应冬季昼短夜长的变化。
2. 增加运动量: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身体温度,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但应注意不要在睡前激烈运动,以免兴奋过度。
3. 营造安静的睡眠环境:保持室内安静,尽量避免噪音干扰。使用加湿器增加室内湿度,以减轻喉咙乾燥的问题。
4. 放松身心:睡前进行深呼吸、冥想等放松活动,有助于减轻压力、放松身心,进而提高睡眠质量。
5. 合理饮食:避免在睡前过饱或饥饿,尽量少吃辛辣、油腻食物,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可适当喝些热牛奶或小米粥,有助于舒缓身体和心灵。
传统医学对保障冬季睡眠的几个建议
中医理论认为,冬季是「收藏」的季节,也是万物蓄积能量的季节。人体的阳气在这个时候逐渐向内收藏,而阴气则开始处于主导地位。如果身体没有调整好阴阳平衡,就会导致失眠等问题。
一些中医传统药物具有很好的安神作用。如,百合、酸枣仁、五味子等都是传统的助眠中药。它们能够调和身体内部的阴阳平衡,减轻心神不宁的症状,从而帮助人们更好地入睡。
除了中药之外,合理的膳食也是关键。冬季的饮食应以温补为主,多吃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例如,百合粥和酸枣仁茶都具有很好的安神作用,是冬季改善睡眠的不错选择。
此外,瑜伽练习也是值得提倡的一种助眠方法。通过放松练习和腹部呼吸等瑜伽动作,可以有效地缓解压力,平衡身体内的气血,从而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在使用中医药助眠的过程中,需要注意:
1、遵循医生的建议,不要自行使用药物。并非每一种药都适合所有人,医生会根据不同人的具体情况,因人而异地指导用药。
2、要注意膳食的合理搭配,避免暴饮暴食。
3、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时作息、有规律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