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嘉豪、曾悠:澳门社区经济发展研究-紫荆网

梁嘉豪、曾悠:澳门社区经济发展研究

日期:2024-09-30 来源:紫荆 浏览量: 字号: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梁嘉豪 | 澳门经济学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

曾    悠 | 澳门创新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  

                
近期,澳门宏观经济增长达到了令人印象深刻的速度。通过注重将社区经济与旅游体验相结合,活化历史片区与旅游体验相结合等多措并举,澳门旅游业展现出良好的复苏势头,显示出澳门作为世界旅游休闲中心的竞争力和稳健基础。同时,也存在社区旅游配套设施、公共交通、营商环境有待改善等问题,经济复苏呈现出不平衡、不均匀特征。本文旨在回顾澳门社区经济的近况,分析当中的潜在问题,并提出进一步支持澳门社区经济复苏发展的对策建议。

 

2023年至2024年上半年,澳门宏观经济主要指标实现了显著复苏,2023年GDP增长率高达80.5%,2024年预估也会有高双位数的增长,这是令人瞩目的成果。其中,服务出口增长达到了令人印象深刻的速度,显示出澳门作为世界旅游休闲中心的竞争力和稳健基础。2023年入境旅客数量大幅上升,为澳门重新创造了大量消费和就业机会。然而,澳门传统旅游区的复苏速度显著快于民生区,民生区的中小微企业、尤其是家庭式经营的餐饮类小微商户,则面临生意不如预期甚至下滑的困境。部分区域和群体未能充分享受到经济复苏带来的红利,亟待官产学共同思考对策,盘活民生区社区的经济发展。本文旨在回顾澳门社区经济的近况,分析当中的潜在问题,并提出进一步支持澳门社区经济复苏发展的对策建议。


澳门社区经济近况

 

1.疫后澳门旅游业持续复苏

澳门作为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其旅游业一直是推动本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疫情过后,澳门旅游业展现出良好的复苏势头,根据澳门统计暨普查局最新的数据,截至2024年5月,入境旅客共 1,416.8万人次,日均旅客超过9.3万人次,同比增长约5成,已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2%。强有力的恢复态势不仅证明澳门旅游业具有足够的韧性,亦说明澳门旅游吸引力未有减退。

为进一步提升、支持旅游业复苏发展,澳门特区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首先,加强对外宣传,推广澳门旅游休闲城市形象,推动「旅游+」跨界融合发展,加强旅游业与美食、研学、体育、科技、文创、会展、大健康等产业的联动,推出支持措施引客入区。其次,政府坚定加大开拓外国客源市场的力度,进一步开拓更多国际直飞航线,发挥好港珠澳大桥的作用,完善和宣传港澳便捷的转乘措施。此外,以「庆祝澳门特区成立25 周年」为契机,于2024年推出涵盖机票、跨境交通、酒店住宿、餐饮、游乐设施、表演门票的组合优惠,吸引更多国际旅客来澳。政府多方面发力吸引旅客来澳旅游,多维度促进澳门旅游业及社区经济复苏、发展,奠定了社区经济复苏和长期向好的基础,也为澳门经济的整体复苏注入了动力。

2.社区经济与旅游体验相结合
近年,澳门特区政府推出了「周游列澳」「味历澳门」「滨海游乐」等专项资助计划,旨在鼓励和支持澳门非营利社团举办多元化的社区旅游活动,引导游客探索澳门各个社区。已资助举办的活动包括「荷香FUN城.文创市集」「离岛寻趣.夏游滨海」「澳门葡韵美食齐体验」等。以「澳门葡韵美食齐体验」为例,活动不仅让游客品尝地道澳门美食,还通过亲身体验制作过程,增加了旅游的趣味性和互动性。这些活动不仅深入挖掘和整合社区旅游元素,为游客提供丰富的游玩体验,还能让游客在旅行中感受到澳门独特的文化氛围,综合推动社区经济发展。

此外,政府通过「北区玩乐寻味」「花荟北区」「酷玩澳门」等系列活动,打造别出心裁的打卡点吸引游客和居民到社区探索,提升社区的旅游吸引力。社区经济与旅游体验相结合的发展策略,既能丰富游客的旅行体验,为社区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也为澳门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

3.历史片区活化计划促进社区经济发展

澳门历史城区早于2005年7月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澳门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独特的中西文化融合历史建筑群,这些珍贵的文物和区域正是推动澳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石。政府于2023年起积极推动「历史片区活化计划」,期望激活这些坐落于不同社区的历史文化资源,并将其转化为推动社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历史片区活化计划」以突显旧区历史文化价值、打造各具特色和吸引力的片区、带动本地文化产业及中小企业发展为原则,联动六大综合度假休闲企业,形成跨司、跨范畴的合作机制。该计划有望创造更多独具魅力的旅游景点,带动大量游客前来参观,为本地文化产业和邻近社区的中小企提供更大发展空间。自2023年9月起,六大综合度假休闲企业已陆续于节庆期间在其所负责的片区内举办活动,多区人流明显增加,新商户开始进驻。「历史片区活化计划」在展现澳门文化特色、活跃社区文旅气氛、完善旧区营商环境、带动中小企业发展上已初现成效。

4.应用科技支持社区经济发展

当前澳门本地主要客群的旅游消费模式不断转变,企业需要敏锐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并积极转型,才能保持足够的竞争力。为此,政府在「2023中小企业后台数字化支援服务」的基础上推出了「2024中小企业数字化支援服务」,名额由2023年的200个增加至600个,透过培训、诊断等方式,提升中小企业经营者对科技工具的认识,促进澳门传统中小企业在营销、支付、日常营运上的数字化转型,协助企业为客人提供包括自助点餐、自助结帐等服务,从而拓展遥距营商渠道、减低经营成本、优化管理及提升营运效率。①此外,政府积极推广新媒体营销,引导消费者关注并支持本地中小企业。通过与地区商会合作,协助逾200间特色店进驻内地网上知名平台。截至2024年2月底,特色店于有关平台的月均曝光量较未以特色店名义进驻前显著上升近6倍,感兴趣度升近12倍;与商会合作开展「抖音」网红达人宣传计划,为各区特色店拍摄探店宣传影片,录得近2亿次播放量。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政府亦著力通过科技手段吸引旅客入区,与地区商会先后举办「关前荟」「悠路环」「悠氹仔」等数字化应用活动。以「关前荟」系列活动为例,其将数字科技与传统文化资源相结合,利用裸眼3D技术、雾幕投影等创新视觉科技,将关前街区的特色元素生动地呈现在居民和旅客面前。配合电子印章、消费积分及抽奖元素,丰富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成功吸引更多人流探索关前街区的独特魅力,进一步推动了社区经济的发展。

5.政府推动消费与社区经济

为刺激疫情期间的内需和消费,政府当时推出了电子消费计划,并大力推动商户采用电子支付机具进行相关交易,这一策略使得相关机具的普及率于短时间内大幅提高。由于内地旅客普遍使用移动支付消费,澳门商户已普遍习惯使用支付机具,便利旅客消费交易,形成疫后旅游消费复苏的一大推动力量。现时,澳门金融机构正积极与各大支付平台合作,为商户提供更具多元化的收款服务,商户已可受理来自内地、香港、韩国等多地的移动支付工具,持续提升澳门作为国际旅游城市支付的便利度,吸引更多潜在的消费客群。

此外,政府积极与地区工商社团合作,举办系列促消费活动。以「周末北区消费大奖赏」活动为例,该活动自2024年3月18日至8月4日举办,参与商户数量由最初的400多间增至逾1,200间。截至6月9日,合共1,454万元(澳门元,下同)电子优惠已被核销,带动北区商户消费额约7,690万元。④这些活动不仅提升了社区经济的活力,也为商户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澳门社区经济问题分析
 

1.社区旅游配套设施有待完善

在追求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必须确保旅游承载力与民生需求间的平衡。澳门社区街道狭窄,交通状况与内地有明显差异,尤其在节假日或旅游高峰期间,旅客蜂拥而至,旅客在马路上打卡的情况屡见不鲜,景区街道上人潮挤拥的情形亦时有发生,一定程度上使旅游体验感下降,人车争路的情况备受各方关注。为改善相关状况,政府宜优化社区旅游配套设施,为景区及社区制定科学的交通规划,适时在热门景点设置临时行人专用区,或在热门打卡点设立打卡位置,引导游客有序游览,确保游客和居民的出行安全。
完善的社区旅游配套设施无疑是提升社区旅游吸引力的关键所在。现时,澳门不少社区的街道缺乏特色,甚少有绿化设施,建筑物立面老旧失修,社区内闲置土地资源亦未有充分利用。政府在发展社区经济时,可考虑街区的文化特色,通过联动活动和宣传包装,将周边景点和社区环境有机串联起来,以点带面分流热门景区的游客进入社区,减轻热门景点的压力,还能提升周边区域的知名度和吸引力,促进社区经济全面发展。

2.公共交通(尤其出租车服务)有待完善

澳门的公共交通网络已具备一定的运载能力,但在节假日或旅游高峰期间,旅客大量涌入,在车站大排长龙的情况仍不时发生。为接载旅客,公交系统不得不增加班次应对,但增加班次又进一步加重了路面负荷,尤其对路面狭窄的社区造成较大影响。在此恶性循环之下,不但影响旅客出行,也加剧本地交通拥堵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澳门出租车服务也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出租车数量不足导致供不应求,旅客在高峰时段常常面临打车难的困境。同时,出租车服务质量参差,部分司机服务态度欠佳,无疑降低了游客和居民对出租车服务的整体评价。其次,澳门尚未引入外地多数地区已广泛使用的网约车平台,这不仅限制了游客和居民的出行选择,也影响了城市交通的现代化水平。

此外,热门旅游景点与社区之间的公交连接不足,成为制约社区旅游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此,加强这些区域之间的公交连接,不仅能提升旅客的旅游体验,也有助于推动社区经济的发展。

3.社区缺乏现代化商业设施,营商环境有待改善

澳门作为国际知名的旅游城市,其营商环境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著城市竞争力和投资吸引力。然而,目前澳门社区营商环境仍存在一定的改善空间。

目前,大型度假村购物及体验设施发展蓬勃,现代化商业设施完善,名牌商店林立、体验服务五花八门,吸引了大量旅客前往。相比之下,社区中小企业往往难以与大型度假村竞争,社区小店难以为游客提供丰富的购物和娱乐体验。这种情况使得旅客更多地聚集在度假村内进行消费,社区商业活力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与其他国际旅游城市相比,澳门社区目前缺乏固定且具规模的夜市、步行街、购物中心等旅游设施,这些设施不仅能丰富社区商业活动的多样性,提升旅游体验,而且对发展夜经济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夜经济的发展能够延长旅客留在社区的时间,进而增加旅客在社区的消费,是推动社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

4.本地消费物价与内地存在一定差距

澳门回归以来经济发展迅速,物价水平持续上升,与内地形成了较大差距。加上近年美元转强,人民币相对澳门元有所下跌,也间接影响了内地旅客在澳的消费意欲。

澳门物价较高的根本原因在于本地经济结构的特殊性。澳门是一个以旅游服务业为主的经济体,尤其是旅游业和博彩业,支柱产业的发展带动大量外部需求,支持整体经济和物价水平;同时,澳门的资源相对匮乏,大部分生活必需品、商品、餐饮食材等均需从外地进口,没有规模化的本地生产,导致成本相对较高。再者,澳门的运输、人力、水电、房租等一系列成本价格都较内地高,这些成本因素累加到商品价格中,使得澳门的物价水平整体偏高,影响社区消费的吸引力。

5.社区企业产品同质化,竞争力不足

除上述提到的成本问题外,社区中小企业还面临著产品同质化、设施老旧、以及竞争力不足等多重挑战。部分社区出现「跟风」开店的情况,同一区域中存在多家同类型或售卖同类产品的商店。此外,一些企业在产品开发上缺乏创新和特色,这些情况导致产品同质化问题严重。当社区充斥著大量相似或相同的产品时,竞争便会加剧,不仅影响企业自身的盈利能力,也限制了整个社区经济的发展潜力。

中小企业亦面临著店舖设施老旧的问题,这些企业往往因为资金、技术等方面的限制,难以及时更新换代生产设备和经营设施,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此外,许多小型企业面临产品更新换代慢、追不上时代潮流等问题。这些企业往往缺乏创新能力和人才支持,产品未能推广至旅客及消费者层面,导致产品难以适应市场的快速变化,也给企业形象带来了负面影响。同时,社区商舖老旧,未必能符合现时的消防或其他监管条例,影响社区发展及投资价值。


推动澳门社区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1. 借助「东亚文化之都」的新名片为社区注入新元素

澳门成功获得2025年「东亚文化之都」称号。建议借此契机,加强对澳门中西文化交融历史资源的挖掘与保护,通过举办各类东亚文化相关活动、展览、展演等,向旅客和居民展示澳门独特的文化魅力,提升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利用「东亚文化之都」的优势,加强与东亚国家及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引进更多国际性的文化活动和项目到社区,丰富居民文化生活之余,为社区打造新的旅游元素。在初期,应注重加强宣传与推广,通过国家驻境外媒体网络及国际传播渠道,加强对澳门「东亚文化之都」新名片的宣传与推广,提高澳门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国际关注和支持,为社区带来更多国际客源。

2.用好内地旅客免税额利好政策,提升社区经济热度

2024年7月1日起,国家对赴港澳的内地旅客回内地的购买免税额提升到12,000元人民币,这一利好政策将促进澳门的旅游消费增长。随著购物免税额度的增加,旅客在澳门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也会相应提升,这将为澳门的中小微企业,特别是零售业和服务业带来更多的客源和收入,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将得到改善,有利于澳门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为使免税额提升政策惠及更多澳门不同行业的中小企,建议加快跨行业联动,鼓励零售业、餐饮业、娱乐业等形成联动,共同推出套餐优惠。例如,游客在指定零售店购买物品时,可获得社区餐饮店的优惠券或折扣。这种合作模式能够吸引更多游客在不同行业间流动,增加整体消费。此外,针对专门来澳购物的内地及境外旅客,可制订特色套餐,例如餐饮业可以推出特色套餐,如「购物+美食」套餐,游客在享受免税购物的同时,也能品尝到地道的澳门美食。套餐可给予优惠,吸引游客消费。长远而言,政府和业界共同努力,不断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确保游客在澳门的旅行愉快而难忘,使政策红利在更长时间内发挥作用。

3.把「关前荟」类同的数字化科技引入北区

2023年至今,澳门经济及科技发展局推行的「关前荟」系列活动取得了预期中的成功,是一种值得推广到其他社区的模式。考虑到北区接近口岸和受消费外流影响较大,建议把「关前荟」类同的数字化科技以全新的科技切入点把项目引入澳门北区,以此充分发掘本地区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和风土人情,如北区的老街景、特色建筑等,运用裸眼3D技术、雾幕投影等创新视觉科技,将这些元素生动地呈现出来,为居民和旅客带来耳目一新的北区文化体验。科技虽然吸引了眼球,但北区本身也应打造更多的商业元素,如手工艺品、地道美食等,打造一条集科技、文化、商业于一体的特色街区,吸引更多人流。此外,政府与地区商会的紧密合作也至关重要,共同策划推广活动,美化北区市容面貌,注入澳门特色文化艺术,多管齐下提升北区的知名度与吸引力,促进北区社区经济深化发展。

4.优化申请审批流程,推动更多户外休闲茶座

户外休闲茶座是欧洲常见的一种休闲生活形态。澳门作为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可以创设更多条件摆放茶座。社会有意见认为,澳门在户外休闲茶座申请上较为严格,并期望放宽申请限制,让商户更自由地摆放休闲茶座,以促进澳门社区经济的发展。具体而言,建议相关部门在社区发掘更多街道或区域供商户申请摆放休闲茶座(如东方明珠P地段的公共空间、各公屋的公共空间等),在申请上可简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间,为商户提供更加便捷的申请渠道;同时,在审批过程中应注重平衡居民权益与商户经营需求,确保户外茶座的设置不会对周边居民造成过大的干扰。此外,配合社区举行丰富的节庆日活动,建议相关地区商会进一步发掘具有潜力的街区或公共空间,与有关部门做好沟通,允许商户在这些特定时段和安全地点更大自由度地摆放休闲茶座和流动美食餐车等休闲元素。这样不仅可以为居民和游客提供更加多样化的休闲选择,还能有效带动社区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城市中的社区是一个展示当地文化软实力的舞台,也是吸引旅客造访的一大卖点。近年,澳门社区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及成果,但仍然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和挑战,需要对症下药、从多方面著手,未来政府和各持份者需加强合作和沟通,同时鼓励企业创新,以促进社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澳门社区经济的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期望通过上述建议和措施,澳门的社区经济发展能更好地应对挑战,推动社区经济繁荣发展。


  

本文发表于《紫荆论坛》2024年7-9月号

76期封面

来源:紫荆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编辑:杨晨 校对:刘可熠(实习) 监制:张晶晶
五一假期开启返程模式 全国铁路、公路进入返程高峰
投资界春晚来袭!2025巴菲特股东大会五大焦点全梳理
陈茂波:致力打造新海滨 推动无处不旅游
外籍游客、外语导游、外国博主……多视角讲述“China travel”独特记忆
紫荆杂志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