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十周年|印度尼西亚与中国:面向未来的创新合作

“一带一路”十周年|印度尼西亚与中国:面向未来的创新合作

日期:2023-11-02 来源:紫荆 浏览量: 字号: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在“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之际,印度尼西亚和中国可以通过三种方式建立面向未来的合作关系。首先,两国必须加入全球浪潮,建立更高质量和更绿色的经济伙伴关系。其次,两国必须加强互动,增进了解,加强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关系。最后,要在经济领域加强与中国的联系,印度尼西亚民众以及各个东盟邻国的民众也需同等重要地将中国视为政治和安全领域的友好伙伴。

| 印尼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国际关系部主任 琳娜.亚历山德拉

印尼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国际关系部研究员 穆罕默德.哈比卜.阿比扬.扎克万

| 本刊记者 杨晨

自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了令人难忘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演讲以来,已有十年了。从那时起,印度尼西亚便与中国一同位列中高收入国家,同时被预测为2050年将跻身于世界最大经济体行列的国家(见高盛集团《2075年全球增长放缓,但趋同性依然存在》)。中国很有可能成为世界领先经济体,而印度尼西亚将紧随其后,位列第四。如果没有开放包容的多边贸易体系、地区间的和平与稳定以及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这一积极的发展轨迹是不可能实现的。建立于对印度尼西亚-中国合作关系和“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的思考之上,笔者将概述两国如何建立面向未来的合作,以及如何维持充满希望的前景。

今年1月,中国-印度尼西亚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在福建福州设立,标志著中印尼“两国双园”正式落地(图:新华社)

从多个角度看中国

对于印度尼西亚来说,它同中国的关系是无法用单一的框架便可描述出来的。中国无疑是印度尼西亚最坚实有力的合作伙伴之一。中国为印度尼西亚带来了大量的投资,是印度尼西亚最大的贸易伙伴。尽管两国的外交关系在20世纪60年代至1990年有暂时的中断,但两国文明间的交流早在现代史前就已开始。根据印度尼西亚前总统苏西洛的“FTP-1电力供应商业计划”,中国是印度尼西亚一万兆瓦电力的重要合作伙伴。另外,在其他国家忙于为本国人民囤积抗疫物资时,中国在印度尼西亚新冠疫苗的研发中起到了同样重要的作用。

毫无疑问,印中双方的友好关系早已超越了双边关系水平。对印度尼西亚而言,自第29届东盟部长级会议在雅加达召开以来,中国一直是东南亚国家联盟(以下简称“东盟”)的重要对话伙伴。在印度尼西亚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期间,中国不断取得重大成就。2003年,中国与东盟建立了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并成为第一个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的对话伙伴。2011年,东盟-中国中心在北京落成,双方就执行《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指导方针达成一致。在2023年印度尼西亚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期间,东盟-中国再次通过了加快《南海行为准则》谈判的指南,以及《中国-东盟关于加强电子商务合作的倡议》和“东盟印太展望”下的互利合作联合声明。

多边领域也不例外。印中两国领导人在各种国际论坛上都有外交领域的支持与沟通。2015年,习近平主席出席了万隆会议60周年纪念活动——这是佐科·维多多总统在2014年底就职后举办的首个多边会议。得益于习近平主席和美国总统乔·拜登去年在巴厘岛亲临现场,由佐科·维多多总统举办的二十国集团财长会议才免于被俄乌冲突严重影响。值得一提的是,自2005年东亚峰会成立以来,中国总理从未缺席过这个东盟主导的平台上的交流与合作。

同样,印度尼西亚对中国所提出的多边倡议的好感也是显而易见的。佐科·维多多总统就职一个月后,便毫不犹豫地宣布印度尼西亚成为由中国倡议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共同创始成员国,并注入总投资额约33.6亿美元。在中国举办的2017年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2022年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和2023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期间,佐科·维多多总统均亲自出席。两国领导人和印中双方的良好关系也并非无需费力便可达成。老实说,如此频繁的出访对佐科·维多多总统来说并不常见——比起出国访问,他执政期间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国内。

“一带一路”倡议作为强大推动力

毫无疑问,“一带一路”倡议是印中两国之间友好发展积极轨道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尽管“一带一路”倡议是在佐科·维多多总统正式就职前一年提出的,但在他的领导下,印度尼西亚人民真正开始从参与“一带一路”倡议中获益。10月初,总统终于启动了期待已久的雅加达-万隆高速铁路,它现在还有了一个新名字,WHOOSH。公众对这个“一带一路”倡议的旗舰项目表现出高涨的热情。早在今年10月的第一周,就有1.5万人参与了铁路的前期运营。现在,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可以在不到一小时的时间内往返于铁路所连接的两个特大城市之间。印度尼西亚公共工程部门也从此高铁建设项目中学到了新兴的梁架技术和隧道建造技术。

图一

注:2023年的现有数据未包含全年。数据包含来自香港、澳门和中国内地的投资。1990-2023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印度尼西亚的投资额(单位:千美元)资料来源:印度尼西亚投资部(图表经作者整理)

莫罗瓦利工业园是另一个激发印度尼西亚领导人新的发展思维的“一带一路”倡议旗舰项目。得益于中国在莫罗瓦利工业园的投资和技术支持,印度尼西亚将不必以初级形式出口重要的矿产资源。印度尼西亚可以提高出口商品的附加值,并增加工业园周边区域的就业机会。根据图一显示,中国的投资已不仅限于莫罗瓦利工业园,并且自2013年以来持续增长。投资主要集中在包括矿产冶炼等行业在内的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投资紧随其后。2022年,中国仅在第二产业的投资就超过了90亿美元,比上一年翻了一番。

图二

注:出口数据包括香港的数据在内。进出口额由印尼中央统计局分别按照到岸价格和离岸价格进行计算。2013-2022年印度尼西亚与中国贸易额(单位:百万美元)资料来源:印度尼西亚中央统计局(图表经作者整理)

不仅在投资和流动性方面,“一带一路”倡议还为印度尼西亚提升与中国的贸易关系提供了机会。其中,“两国双园”是主要实现机制之一。自2021年落成以来,“两国双园”使印度尼西亚各企业得以加入中国的海产品产业链,并向中国出口更多产品。今年8月,约1,600吨冷冻虾运抵福建省,成为该项计划最早期的收获。另一正确认识“两国双园”的方面在于其在减少印度尼西亚对华贸易逆差方面的潜力。根据图二显示,自“一带一路”倡议推出以来开始计算,印度尼西亚对华贸易逆差持续超过五年;该项差额自2019年的约145亿美元开始明显缩小,降至2020年的约58亿美元。2022年出现了印尼对华贸易小幅顺差,但目前尚不清楚“两国双园”在多大程度上促成了这一趋势。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印度尼西亚重新完善其发展道路配置的强效动力。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过去十年,“一带一路”倡议为印度尼西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也加强了印中两国领导人之间的关系连接——现在,是评估现有合作是否仍能应对新挑战的时候了。当今世界已不同于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初次提出时。多边贸易体系已被分割成支离破碎的小型供应链和贸易协定。效能也已不再是经济合作和投资流动首要考虑的因素。“一带一路”倡议的角色和作用即使没有完全被地缘政治思想和强制性ESG标准所取代,也似乎被蒙上了一层阴影。目前风靡的行话是“脱钩断链”“去风险”和“去碳化”。

10月17日,在印尼万隆一座天桥上,雅万高铁建设单位之一中铁电气化局的中国和印尼籍员工挥舞著两国国旗,向远处驶来的一列雅万高铁高速列车欢呼(图:新华社)

然而印度尼西亚和中国不一定非要走地缘政治的老路,两国必定要通过和超越“一带一路”倡议合作,在各领域全维度努力提高工业、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的品质。在10月召开的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习近平主席已经明确提出了这一愿望,并提出了中国未来将采取的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其中包括促进绿色发展和诚信合作。印方对此也高度赞同。佐科·维多多总统提到,“一带一路”倡议在未来须能够让其伙伴国家对各类实施项目、国内劳动力资源、本地特色产生主人翁意识,同时避免增加伙伴国家的财政负担。目前,“一带一路”倡议在这些方面还有极大进步空间,从而能够使伙伴国家在无附加条件的利益保障上真正受惠。

譬如莫罗瓦利工业园区的环境和社会保障措施的执行情况有待改善。从事矿产冶炼业务的中国公司使用燃煤发电厂的情况依然普遍。这些电厂大多不并网,无法对其进行切适的监测。同时,一些公司在运营过程中也应该充分考虑到职业危害和社会风险。

此外,园区内缺乏通用的工作语言也阻碍了社会交往。不仅园区的中国工人不一定会说印度尼西亚语,而且印度尼西亚工人也没有能力说中文。如果这些缺陷得不到妥善解决,该工业园区的产品将难以在西方市场上具有足够竞争力。

面向未来的合作

作为本文的总结,印度尼西亚和中国可以通过三种方式建立面向未来的合作关系。首先,两国必须加入全球浪潮,建立更高质量和更绿色的经济伙伴关系。其次,两国必须加强互动,增进了解,加强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关系。最后,要在经济领域加强与中国的联系,印度尼西亚民众以及各个东盟邻国的民众也需同等重要地将中国视为政治和安全领域的友好伙伴。在地缘政治竞争日益加剧的情况下,将与本地区有著重要联系的中国视为一个理性而负责任的全球参与者,无疑将有助于中国与东南亚地区国家建立深厚的战略伙伴关系。

(原文为英文,经本刊记者编译,本文发布于《紫荆》杂志2023年11月号

来源:紫荆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编辑:郭孟琦 监制:张晶晶
五一假期开启返程模式 全国铁路、公路进入返程高峰
投资界春晚来袭!2025巴菲特股东大会五大焦点全梳理
陈茂波:致力打造新海滨 推动无处不旅游
外籍游客、外语导游、外国博主……多视角讲述“China travel”独特记忆
紫荆杂志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