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荆香港讯)香港航天科技集团于2019年创立,是香港第一家商业航天公司,于2019年11月成为首家“国际宇航联合会”的香港机构会员,并于2021年4月取得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公司地位。香港航天科技集团以构建卫星精密制造、商业卫星发射、卫星测运控及航天数据服务为产业核心,致力于服务全球商业航天的上下游产业生态圈,推动航天工业与航天应用国际化、市场化,为香港社会经济的发展开拓新的产业路径,弥补航天产业领域商业空白,推动全球航天事业蓬勃发展进入快车道。

香港卫星精密制造中心具有得天独厚的国际化竞争力
香港在《2022年世界竞争力年报》中上升至全球第五位。香港作为WTO四个独立关税区之一及国际金融与贸易中心,在独特的“一国两制”制度优势下,拥有自由贸易和投资制度及良好的营商环境。香港在全球零配件、原材料采购进口零关税及香港制造业零税制的优势,对现代精密制造业具有无法比拟的世界吸引力,为香港带来国际人才,先进技术,知识产权保护和金融服务的同时,对本港卫星精密制造业服务全球商业航天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2019年以来,全球卫星发射数量快速上升,由每年200多颗跃升至近2,000颗,特别是低轨卫星数量每年均成倍增长,预计2030年全球在轨卫星将超过10万颗,到2040年全球布局低轨卫星将超过150,000颗。资料显示,我国已申报两大卫星星座,包含1.3万颗卫星,SpaceX也将星链卫星的总量由2,000多颗提升至4.2万颗。以低轨卫星平均3-5年更新迭代为基础,未来每年卫星制造需求将逐年递升,高峰期将每年达到30,000-50,000颗,成为新的太空可持续发展的“快速稳定消耗品与必需品”。

香港航天科技集团致力于构建以香港为基础的商业航天产业生态链,于2021年5月启动香港卫星制造中心、香港测运控中心、香港卫星应用和数据中心、香港总装测试中心的总体建设规划。香港航天科技集团的卫星制造一期于2021年7月通过香港特区科技园专家评审,2022年7月入驻香港先进制造业中心AMC,建设18万平方英尺的香港第一家卫星制造中心,2022年内投产制造第一批业务卫星,为“香港制造”卫星迈出重要的一步。中心具备卫星生产过程中的配套准备、总装、集成与试验全流程功能,生产功能齐全,并拥有力学振动试验与热真空试验等先进设备与实验室;力学试验可以模拟卫星发射过程中的振动情况,热真空试验可以模拟卫星在外太空运行时的冷热环境,展开性能测试可以模拟卫星太阳翼展开过程。卫星制造业务初期年产量预计为30-60颗卫星,满产将达年产150颗,卫星类型将包括光学卫星、雷达卫星、通信卫星以及天基物联网传感器等。卫星制造二期将于2023-2027年分期建设250万平方英尺的全球大型卫星总装集成与超精密制造中心,计划达到年产制造10吨以下航天器及1,500颗卫星的规模化生产,并构建年产200种超精密卫星零部件/元器件生态链。此外,凭藉香港制造业及进口关税零税率制度优势,卫星精密制造业成本将可降低约30%,加之快捷的零部件与材料通关能力,卫星生产效率可提高一倍以上,为香港卫星制造及精密零部件生产的国际竞争力提供了强劲动力。拥有众多优势的香港航天科技集团,未来将发展成为最具竞争力的航天工业生态伙伴,支持香港在国家“十四五”规划下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的愿景。






香港航天科技集团依托“一国两制”地位与国际化优势,在引进国际先进技术、人才的同时,更加侧重与本港高校及职业训练机构培养新时期香港航天工业技术人才,加大力度推动香港青年投身航天工业,使香港年轻一代在航天工业与应用领域“学有所用、用有所获”中展现人生价值。为促进香港精密制造业回归做出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