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潘伟杰
国务院日前宣布202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属于与农业有关的政策,其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这是自2003年以来,第二十次“一号文件”是以农业为题。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去年二十大工作报告宣读时,指出现时最艰巨和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必须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和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顾名思义,“中央一号文件”就是中央每年发布的第一份文件,其重要性非常高,成为全国整体政策的主导方向。中国以农立国,汲取几千年的历史教训,农民的温饱成为政府重中之重的关注点。假若农民的温饱未得到政府的重视,就会出现社会动荡。若政府秉持“人民至上”的态度,积极关注农民的情况,即时推行适切的政策,协助农民解决三餐温饱问题,社会才能长治久安。
自新中国成立后,农民、工人的温饱就成为中央政府首要关注的议题。“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农民)自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成为“一号文件”的主旋律,目的是通过不同政策,改善农民生活情况和提升农作物生产量。
《意见》主要围绕如何提升农业的生产量,加强科技在农业方面的投入和发展。由于各省市政府将城市范围不断向外扩展,将农地转化为可发展用地,土地供应存在“农村——城市争夺”情况。事实上,上一代苦心经营农耕的农民,因其下一代已跑到城市打工,没有太大动机返回农村继承其农业经营。农地往往出现荒废情况,增加城市扩展用地的机会。城市和农村在土地的使用权上产生明显的矛盾。假若这个矛盾继续加剧,对全国整体农产品的生产量有负面影响。中央如何坚守这十八亿亩农耕地的红线,就成为今次《意见》的重点。
有见及此,中央深入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支持家庭农场组建农民合作社、合作社根据发展需要办企业,带动小农户合作经营、共同增收,促进农业经营增效。再者,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行动,大力发展“代耕代种”、“代管代收”、“全程托管”等社会化服务,鼓励有意从事农耕的志愿者投入农业生产,除减少农地荒废外,亦可收增加营销的成效。
古语云“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兵精粮足,战无不胜。”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现时国家与西方处于紧张关系,粮食危机的阴霾已笼罩多个先进国家,中央政府须要做好稳定粮食供应量的工作,国家才没有后顾之忧。中央需要在提升农产量和农地削减情况下取得平衡,投入更多农业科技来提升农地的生产值,巩固国内的粮食供应量。同时,中央要求各地方政府改善农村的公共卫生及医疗服务的建设,除提升农产量外,亦要改善农民的生活质素。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1年2月所举行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提出,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标志著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同时,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远。我们没有任何理由骄傲自满、松劲歇脚,必须乘势而上、再接再厉、接续奋斗。
江山是人民,人民是江山,须要以人民的福祉为依归,在保障农民温饱的同时,亦为他们提供的农业技术,在确保他们的收入得到保障后,才能够提升他们的生活质素。这样先可以让全国更有效地踏入“小康”水平。
(作者系香港青年时事评论员,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