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志祥
自2023年春节以来,内地与香港已全面恢复通关。笔者最常听到的是,内地发展一日千里,尤其是电子服务及电子支付方面已相当普及,香港居民反而不适应了。此外,香港与内地之间仍然存在一些“电子屏障”,也妨碍了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举例而言,现时在内地买高铁票、预约饭店、在饭店点餐、呼叫计程车、预订酒店等,几乎都是在手机上处理的。然而,相关手机APP在香港却未十分普及,以致香港居民手机往往未有安装相关APP,导致一些对内地居民而言十分便捷的改变,却让香港居民感到不适应。一个更实际的例子,便是在春节长假期结束期间,内地高铁票的发售柜位往往大排长龙,甚至需要排队超过半小时才买得到票,但如果懂得用手机购票的话,便能够节省这半个多小时了。笔者在此向大家推荐“微信”“支付宝”“携程”和“百度地图”等几个APP,大家回内地前先安装上,便可以解决内地80%的电子服务问题了。
另一方面,笔者也听到居民反映,表示香港居民在内地没有互联网讯号和内地电话号码,内地很多地方又未必有Wi-Fi提供,即使内地的电子化程度很高,也无法融入其中,有时候甚至连在饭店点餐也有困难。其实,现时香港不少电讯商也有提供在内地的跨境上网服务,但费用往往较高,而且对于一些不是经常回内地的香港居民来说,申请月费计划又不划算,以致在内地几乎处于“断网”状态,更加无法融入内地。这一问题,在长者身上更加突出。期望各大电讯商也能降低香港居民在内地上网的费用,鼓励更多香港居民申请内地网络服务及注册内地电话号码,这对于推动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有著重大意义。
(作者系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召集人、立法会议员、民建联副主席、新社联会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