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至4月1日,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万水千山总是情——欢迎港澳作家回家”系列活动在北京、天津举行,在为期3天的活动中,40余位来自香港、澳门的作家和文化界人士通过文学畅谈、创作研讨、名家对话、文化之旅等一系列活动深化交流。据了解,这一活动是中国作协进一步加强团结、联系、服务广大作家的创新举措,旨在让港澳作家感受文学大家庭的亲切氛围,共享文学事业的尊严、荣光和自豪,增强文化自信,擘画最大同心圆,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文|本刊记者 黄钰洁 赵欣
春暖花开 共赴归约
3月的北京,满目春意。
3月29日一早,港澳作家们乘坐大巴,抵达北京的中国现代文学馆,参与活动开幕礼。一下车,人群中便发出阵阵惊叹:“这玉兰花开得真好看!”中国现代文学馆内,道路两旁满树满树的白玉兰开得正盛,饱满得压弯了枝头,在春日的和风中轻颤,似是在迎接远方亲友的归来。
上午,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出席欢迎仪式,与港澳作家代表亲切地一一握手交谈,表示欢迎。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张宏森出席欢迎仪式并致辞。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敬泽主持欢迎仪式。香港作家代表团团长潘耀明、澳门作家代表团团长吴志良分别代表港澳作家致辞。
张宏森代表中国作协向来自港澳地区的作家朋友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香港和澳门是祖国大陆东南端的两颗璀璨明珠,是中华文脉赓续发展、传承传播的重要基地,是作家文人自强不息、奋进探索的一方沃土,是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交融交汇、绽放光彩的广阔平台。中国作家协会与香港作家联会、澳门基金会、澳门文化界联合总会多年来举办了大量丰富多彩的文学活动,一批批优秀的作家朋友们加入中国作协的队伍,成为中国当代作家队伍中的重要力量。中国作协为此举行“万水千山总是情——欢迎港澳作家回家”特别活动,中国作协的大门永远向广大作家、向港澳文学界的同仁们敞开。
香港作家代表团团长潘耀明在欢迎仪式上发言,他将此次回家之旅比作蜜蜂归巢,“作家好像蜜蜂,到生活的花园里采集蜜汁来滋养笔下的文字;中国作家协会如同蜂巢,作家得以在此相聚,共话桑麻。”此行,他是带著好消息来的,在会上欣喜地宣布了香港文学馆的成立。他说,香港文学不是孤立的,而是中国文学的重要一分子。感谢中国作协长久以来对香港文学工作的支持和关注,为香港文学打气助威,出谋划策,来自祖国大家庭的援手是巨大而温暖的,香港文学界定将这份情谊铭记、感恩。
澳门作家代表团团长吴志良在致辞中感慨:“感谢‘娘家’的精心安排,我们终于名正言顺回家了,理所当然地回到温暖的家。”他提到,这次回家意义非同寻常,内心百感交集。澳门与祖国血肉相连,同呼吸共命运,文学最能触动人心、引起共鸣,是拉近内地和澳门人民心理距离的重要媒介。通过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这个平台,港澳作家能更好地融入中国文学大家庭,为中国文学更好地走向世界贡献港澳文学力量。相信有中国作协的扶持,假以时日,粤港澳大湾区文学会成为中国文学的一面鲜艳旗帜。人文湾区的建设也会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探索可行的路径,为构建全人类共同价值寻找有效的模式。
欢迎仪式上,中国作协向港澳作家们一一颁发入会纪念牌和参会纪念牌,纪念牌上面记录了每一位作家加入作协的天数。有作家在现场收到入会纪念牌后,十分感动:“虽然知道有欢迎仪式,却没想到仪式别样隆重,这一隆重并非来源于排场,而是来自细致和亲切的安排,是因为感受到尊重与肯定。”随后,港澳作家向中国现代文学馆捐赠手稿资料,潘耀明、吴志良代表香港、澳门作家领取入藏证书。
“家人闲坐 灯火可亲”
在“光辉岁月,携手同行”港澳文学畅谈会上,中国作协副主席、茅盾文学奖与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作家莫言,中国作协第十届全委会委员、作家李洱,诗人欧阳江河与中国文联第十一届全委会委员、香港剧作家何冀平,中国作协第十届全委会委员、香港作家葛亮,中国文联第十一届全委会委员、澳门作家穆欣欣展开对谈,畅谈内地与港澳文学发展之路。
3位内地知名作家分别分享了自己与港澳文学的缘分与故事。谈起香港文学,莫言分享道:“香港的这些作家都非常的杰出和了不起。我有一年当过香港文学双年奖的评委,比较集中地阅读了一批香港年轻作家的作品,感觉他们确实与内地的年轻作家写得很不一样,处处可以看到由小见大的一种气概,处处可以看到海洋性文化、海岛文化对作家创作的影响。”他也回忆起自己早年与金庸、潘耀明等香港作家所结下的深厚友谊。他提到,尽管当时西西等香港“老文人”自身生存压力大、创作环境艰难,但仍然对内地作家朋友们慷慨真挚,在香港这个商业社会下,文学创作不易,但作家们仍然保有对创作的热情。他感慨,紧促的生活空间不会影响杰出的作家,反而更能使其迸发出创造力。
随后,3位港澳作家分别讲述了自己的创作故事。何冀平提到,“香港是个不埋没人才的地方”,“来到香港35年,我多了一片天地,也多了一片故土,是内地与香港两地的文化滋养了我的创作。”葛亮畅谈了自己3部小说创作思路里蕴含的家国情怀,他认为,香港文学始终受到中国现代文学的滋养,也继承了乡土文学的这一重要流派。穆欣欣提出,澳门文学起于报刊体的副刊文学,短小简练、日常亲切,形成了澳门作家“心中有读者”的创作观,这正与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创作”的创作观念相一致。
在3月29日下午的“文学之梦,海阔天空”作家创作研讨会上,港澳作家们分为小说编剧、诗歌散文两组,分别在鲁迅文学院、中国现代文学馆展开讨论,分享各自文学创作体验与思考,并与高校专家学者深度交流。穆欣欣用“家人闲坐,灯火可亲”来概括此次回家之旅的感受,引起在场作家的认同,更有不少作家提起了中国现代文学馆正盛开的玉兰花,玉兰花语是“友谊长存”,而此次相聚,本就是一首春日里的诗,书写著文学情谊的涓涓细流。
港澳文学在故宫有个家
3月30日上午,港澳作家参与故宫深度行活动,在导览员的导赏下参访故宫博物院。春日的故宫,阳光和煦、游人如织,行过太和殿、参观过故宫藏品展后,港澳作家团来到了故宫香港文创空间。这里不仅是香港文创产品的展示空间,也是香港在故宫的一个文化会客厅,在故宫承担著文化交流的桥梁作用。据故宫工作人员介绍,故宫的澳门空间也正在筹划当中,在不远的未来,澳门同胞们也将在故宫拥有属于自己的家。
在故宫的朱墙黄瓦之下,香港青年作家吴燕青一身红色刺绣新中式旗袍长裙格外引人注目,她佩戴祥云纹耳饰,与故宫的颜色、纹理相映成趣。她颇为害羞地解释道,知道行程中安排了故宫导览,来到如此有历史文化积淀的地方,特意穿著古典装束,希望体验一次回到过去的感觉。她对在故宫看见专属香港的空间更感激动:“在空间里看见金庸的作品时,我一下就具象化地感受到香港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一部分。这次回家之旅,让我看到香港文学在故宫里面也有一席之地。来到这里,就像回到了我们的家,心里既温暖又感动,既熟悉也亲切。”
北京与香港这两座城的交汇相连,不仅依托于故宫,也因青年一代的友谊而更迸发活力。故宫之行尾声,香港青年作家程皎旸激动地认出带队的讲解员竟是儿时笔友,时隔多年,两位老友终于重认相逢。讲解员则惊喜于曾经的笔友成为了作家,向在场作家与记者分享程皎旸从小就爱写作的回忆,引发作家们的连连感叹:“就像是电影一样!”回程路上,两人相约再次相见:“这次你来了北京,下次我一定去香港找你!”。京港两城,借两地故宫和青年友谊实现了跨越千里的相遇和重逢,两座城新的故事正在书写,两位老友、两地青年的故事也未完待续。
共话文学发展新天地
3月30日下午,港澳作家们走过老北京豆腐池胡同,漫步欣赏北京中轴线风景,参观具700余年历史的“观中”中轴线文化博物馆“观书.殿”,而后围绕文学IP转化主题,开展“文学新天地”座谈会。“今天,我们将以全新的视角观照港澳文学创作,共同探讨港澳文学创新发展的可能,为港澳作家融入现代传播格局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活动由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人民文学》杂志社主编施战军和作家出版社有限公司董事长、社长鲍坚主持,5组来自文学刊物、出版界和戏剧影视界的嘉宾围绕港澳文学的发展历史、文学IP转化等话题,与在场的40余位港澳作家进行交流,为港澳作家在内地发表、出版、影视及戏剧创作改编打开新思路、提供新机遇。活动当场,更促成不少作家与文学刊物、影视改编的合作。
澳门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朱寿桐介绍道:“过去,大家提到澳门文学的历史,会觉得乏善可陈。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我们理解的文学往往都是参天大树式的、可见度极高的存在,但文学还存在另一种生态,就如澳门文学那样,可能还未长成参天大树,但却早已绿草如茵。”他提到,澳门的文化生活实际上十分丰富,而澳门也是个最容易实现文学梦的地方,未来,他也将致力促进澳门文学持续繁荣发展。
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主任许子东结合今年大火的电视剧《繁花》,谈及两地文学合作发展具有广阔空间与市场:“香港导演王家卫改编执导的电视剧《繁花》改编自获茅盾文学奖同名小说,它运用了香港文学中的常见模式——‘一男三女’,这种模式源于张恨水的小说《啼笑因缘》,后来逐渐演变成香港文学的主流。但《繁花》则在这一基础上,与时代大背景、大叙事相结合,偶然又必然地取得了成功。这一成功实践带给我们很多启示,也为港澳和内地文学的交融互鉴提供了典型范例。”
在“津生津世”感悟作家情怀
3月31日,港澳作家开展港澳作家天津行——“津生津世”天津文化之旅活动,这是本次活动的最后一站。当天上午,由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邱华栋带队,港澳作家抵达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冯骥才先生在大门口迎候,新朋老友相见,场面温馨。
冯骥才带著港澳作家们参观了这座凝结了他二十年心血的研究院。在跳龙门乡土艺术博物馆雕塑厅介绍他收藏的从秦汉至明清的历代雕塑珍品,在北洋美术馆讲述他在理工科大学营建一块人文绿地的用心,在大树画馆回首他的文学、绘画作品背后的往事。大树画馆里有一个展柜专门陈列了一些香港、澳门和其他华语地区的语文课本,其中收录了冯先生的文章作为课文,这让港澳作家们感到尤为亲切。
参观途中,发生了有趣一幕:香港作家联会会长、《明报月刊》荣誉总编辑潘耀明发现了一个“惊喜”——当年明报月刊出版社出版的冯骥才先生小说集《楼顶上的歌手》。这让两位重逢的老友欣喜不已,愉快地在展柜前合影留念。冯骥才先生与港澳文学界、出版界的美好情谊由来已久。
在北洋书院,港澳作家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展,与冯骥才展开交流。冯骥才由“上世纪90年代下定决心暂时搁笔,投身文化遗产保护”这个具体的问题讲起。他介绍,家乡天津老城的拆迁刺痛了他的心,于是拿出稿费请地方文化学者和摄影家们调查、拍摄天津老城的历史建筑,当街演讲唤起老百姓对家乡文化的珍视。随后又发现了民间文化的飞速消亡,于是他倡导发起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与一批同道中人一起在国内建立“非遗”保护体系。2011年前后,在非遗的普查和保护过程中,冯骥才发现民间文化所依存的大量传统村落都在瓦解、消失,于是又向国家建议紧急调查、保护重要的传统村落,这一建议最终得到采纳。如今年过八旬,冯骥才开始在天津大学建设“非遗学”新学科,为构建“非遗学”的理论和知识体系、为非遗的科学保护和人才培养,孜孜不倦地继续工作。
冯骥才说,唤醒他、驱使他马不停蹄将理想与呼吁付诸实践的,仍然是“身为作家的立场和自觉”。他继续说:“作家对生活的情怀是与自己置身的土地分不开的,每一位作家都自然而然地从自己熟悉的土地里调动写作的灵感,从中创造出文学人物的细节、个性和精髓。于是,当生活的土壤发生变化时,一定是作家的心首先被触动,因为作家热爱生活。”这番话,引发全场共鸣。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在李叔同先生作词的《送别》音乐声中,冯骥才和冯研院的师生们,与港澳作家们互道珍重,依依惜别。当天下午,港澳作家一行参观了梁启超纪念馆、李叔同故居等地,亲身感受了这些具有代表性的天津历史文化名片在馆舍修缮、展览策划和文物保护等方面整体提升后形成的津门文化新风尚。港澳作家们表示,彷佛自己穿越历史来到这些时代赤子的身旁,为他们坚守的家国情怀而感动。
回家的故事,始于花开,却不止于折柳惜别。尽管此次港澳作家京津行回家之旅的行程在此画上句号,但正如主办方所说,之所以如此设计行程,是希望此行对所有参与的港澳作家来讲,不仅仅是回到中国作协这个作家之家,更是回到祖国这个大家庭,多走一走,看一看。
文学的故事还在延续,我们期待著共赴下一程之约。
(本文发布于《紫荆》杂志2024年5月号,部分内容取自冯骥才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