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人民币兑美元再创年内新低点,在中国境内流通的在岸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最低见7.2615,再创逾7个月低;在中国境外流通的离岸人民币当日亦低见7.2923兑1美元。本轮人民币持续走弱的原因为何?这又会带来什么影响?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监庞溟对香港中通社表示,近期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阶段性承压,主要是在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分化、全球避险情绪升温等因素推动美元指数走强下的被动贬值。
在庞溟看来,若干美国经济领先指标和美联储释放的信号,使市场开始预期美国或在更长时间内维持高利率,欧元区降息周期的启动则使美欧之间的利差扩大。在欧洲议会选举和印度选举结果、巴以冲突与俄乌冲突持续升级等地缘政治动态影响下,避险情绪再次抬头,促使投资者增加对美元资产的头寸,推高美元指数。
庞溟认为,这些因素让美元指数在本周内强势上行,相应地给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带来短期的、暂时的、阶段性的、波动式的压力。“如果观察追踪人民币兑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动的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人民币汇率指数,可以发现其调整幅度远低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变动。”
也就是说,本轮人民币下跌的背后,是美元指数大涨,非美货币集体下跌。
庞溟指出,从经济基本面上看,中国经济运行延续向上向好趋势、宏观指标与微观主体感知持续改善,宏观调控力度、政策效能与发展质量稳步提升,中长期发展的积极因素进一步得到加强,人民币和中国资产将继续提供持续、稳健、安全、长期的投资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人民银行19日通过香港金融管理局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CMU)债券投标平台,以利率招标方式发行200亿元央行票据,期限为6个月。其中,50亿元为滚动续发,150亿元为新增发行。这是2023年8月以来,中国央行第六次在香港增发离岸人民币央票,累计增发规模达到600亿元。
在业内人士看来,在近期人民币创下年内低点之际,中国央行此举有著较高的稳汇率意味。
庞溟预计,人民币汇率将稳步回升、温和走强 ,并继续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来源:香港中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