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广东佛山及澳门近期先后录得基孔肯雅热个案,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中心)今日(七月二十二日)表示,粤港澳三地一直按照行之有效的联络沟通机制,对涉及三地的传染病进行联防联控工作。中心会继续和广东省、澳门的卫生当局保持紧密联系,按照风险评估采取适当的防控措施,预防基孔肯雅热在本港传播,保障市民健康。
粤港澳三地联防联控
卫生署发言人说:「粤港澳三地在传染病防控、紧急应变及联防联控等方面一直合作无间。中心根据三地建立的传染病通报机制,充分掌握广东省近日基孔肯雅热的最新情况。虽然本港今年暂时未录得基孔肯雅热的确诊个案,但随着夏季气温及雨量上升,本港蚊患情况预料会加剧,加上市民在暑假期间会较频繁外游,包括前往蚊传疾病流行的地区,因此出现蚊传疾病(如基孔肯雅热、登革热)输入个案及本地传播的风险增加。因此,市民不论在本地或外游时,都应时刻做好防蚊控蚊及个人保护措施。」
为应对蚊传疾病输入风险的措施
发言人补充,为应对蚊传疾病输入的风险,中心港口卫生科已在各个口岸加强巡查,确保环境卫生良好及有效落实防蚊措施,并会为抵港人士进行体温筛查,为发烧旅客进行健康评估及在有需要时转介他们到医院作出跟进。中心亦会与航空公司和旅游业界等持份者保持紧密联系,适时更新疾病资讯和健康建议。
此外,中心已去信全港医生和医院,以提供最新流行病学资讯,并呼吁他们留意外游回港的求诊人士是否有基孔肯雅热相关病征。如发现病例,应即时转介病人入院治理,并按既定机制向卫生署呈报,以展开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控工作。
医院管理局(医管局)鉴于邻近地区近期出现基孔肯雅热爆发情况,已提醒医护人员提高警觉,及早识别患者,以便适时诊断和治理病人,并已提醒医院及诊所加强控蚊措施,防止蚊虫滋生。医管局会继续与中心紧密合作和保持沟通,作出适时应变。一旦发现疑似病例,医管局会启动监察及通报机制,即时向中心通报个案。
卫生署会继续加强蚊传疾病的健康教育工作,包括向旅客发布旅游健康建议,并会透过线上及线下的不同渠道加强关于预防基孔肯雅热的公众教育。政府跨部门防治虫鼠督导委员会将于明日(七月二十三日)召开会议,检视蚊患最新情况及各部门的防治蚊患工作,并部署未来的防蚊工作。
基孔肯雅热的资讯
基孔肯雅热的病征与登革热相似,病人通常会出现发烧和关节痛。其他常见病征包括肌肉疼痛、头痛、恶心、疲倦和红疹。大部分病人可以自行痊愈,但个别病人的关节痛会持续数月甚至数年。基孔肯雅热的死亡率一般较登革热为低。本港在二○一六至二○一九年每年录得介乎一至11宗个案,全部为外地传入个案,由二○二○年至今,没有录得确诊基孔肯雅热的个案。
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显示,超过110个国家和地区曾经录得基孔肯雅热个案。截至今年六月初,全球14个国家/地区共录得超过22万宗个案(包括内地、台湾、新加坡等香港人的旅游热点),当中约80宗为死亡个案。
根据佛山市卫生健康局公布,截至七月二十日,当地录得2 285宗基孔肯雅热确诊个案,绝大部分(2 158宗)出现在顺德区,主要集中在乐从镇、北滘镇和陈村镇;另外禅城区有69宗,主要集中在石湾镇、祖庙和张槎街道;南海区亦有58宗,主要集中在桂城街道。所有患者症状轻微,暂时没有录得严重或死亡个案。澳门方面,当局在七月十八日录得当地今年首宗基孔肯雅热个案,患者于潜伏期到过顺德,被列为输入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