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何汉权
近日看了一部电影,也连看几集热播的电视剧,故事内容取材都由欺凌开始,从而衍生很多问题。被欺凌者,受害愈被隐藏,后遗症愈大,当死亡恐惧大于生存恐惧,将走向自残之路。或是继续生活,但人格不能走出阴霾,形成性格分裂,有永远失去自信的,有索性向欺凌者低头服从,走入欺凌者的大小集团中,在欺凌的恶劣染缸黑漆文化中,寻求认同,对被欺凌者施以暴力,不断借此建立自己,可成瘾成狂。
强悍凶狠加于胆怯弱小的,是造就欺凌的必备条件,当欺凌行为不受阻截,弱肉强食的森林生存文化就会出现,“小孩是这样被打大的”家庭暴力文化就会代代相传,并会视为应然。若学校不正视欺凌“文化”的滋生,不强调校园对欺凌是零容忍且有校政跟进的话,任何学校总有或多或少的受欺凌学生,视返校为畏途。
历史不断重演的欺凌模式
家庭、学校必须以最大的共识并多元的教育途径、断然的行政力量,对任何形式的欺凌行为断然说不,若然有欺凌行为出现,都得勇于面对,而非采用回避的方式处理。回望历史,放眼世界,国与国之交,也如是。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近世欧美主导的世界,弱肉强食,一强就霸,一霸就侵,一侵就略,再至是吞灭别人之国,欺凌扩大版,是野蛮得穷凶极恶,逆我者必死,顺我者要屈辱才能生。18世纪以后,西欧殖民主义、军国主义兴起,其后,更泯灭人性的法西斯主义、纳粹主义的出现都从这逆流而出生,更遗害世界。受害者愈屈从、愈妥协、愈绥靖,后果愈堪虞。
近代历史大个案多的是,一战结束后,世界经济大恐慌,造就投机野心政客希特拉,以裹挟手法取得政权,开始霸凌世界的侵略计划。1938年,时任英国首相张伯伦用绥靖手段,与希特拉签下《慕尼黑协定》,以为可力保英国,但换回来的是,1939年德国纳粹先入侵波兰,又攻陷法国,再轰炸英国,再东侵苏联,不少无辜老百姓遭殃,人命财产损失惨重。这叫欺凌霸凌有瘾、侵略成狂的二战欧洲版。至于亚洲战场,当指其时日本军国主义罄竹难书的恶行。续篇再谈。
(作者系教育评议会会长、国史教育中心(香港)校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