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慧敏:科技金融助港AI 新质生产力发展突围

简慧敏:科技金融助港AI 新质生产力发展突围

日期:2025-05-19 来源:紫荆号 浏览量: 字号: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在全球人工智能(AI)产业竞赛的背景下,内地城市正以庞大的市场规模和政策力度抢占先机。北京、深圳、上海等地已形成“千亿级”产业规模,仅深圳2024 年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已超2800 家,产业规模达3600 亿元人民币,并通过“训力券”、“语料券”等创新工具降低企业研发成本。相比之下,香港在资金投入与市场体量上虽难与内地匹敌,却能凭借“一国两制”下国际金融中心的独特优势,以科技金融为杠杆,撬动市场资金,与内地形成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

内地香港在错位发展中现互补机遇

内地城市对AI 产业的扶持可谓“大手笔”:上海去年设立总规模达890 亿元人民币的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和AI 的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深圳设立3 个100 亿元基金,分别投向科技金融、AI和机械人产业、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团队等关键领域;北京更要打造千亿级AI 核心产业集群;政策力度令人瞩目。

香港近年来亦积极发展AI,通过100 亿元“产学研1+ 计划”、30 亿元人工智能资助计划、筹备中的10 亿元人工智能研发院及100 亿元“创科产业引导基金”等,推动AI 产业发展。虽然香港在资源条件上难以复制内地城市“举全市之力”的模式,但“一国两制”下内联外通的独特优势和优质的金融、物流和专业服务,却为香港发展科技金融提供了土壤,既可避免与内地城市的同质化竞争,又能为内地科企提供“走出去”的投融资平台,实现互利共赢。

从中东行宁德IPO看科技金融新范式

日前,特区行政长官率团访问卡塔尔与科威特,首次携手24 家以创科为主的内地企业代表同行,促成59 项合作备忘录和协议,不仅是香港强化商贸网络拓展更大商机的关键一步,更是如特首所言,展现香港和内地优势互补的协同效应力量。

这种“拼船出海”模式,是香港发挥“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角色的有力体现,也为香港如何做好科技金融部署,更好地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提供了新的思路。

近日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等7 个部门联合发布《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准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政策举措》),推出15 项科技金融政策举措,为科技创新提供全生命周期、全链条的金融服务,其中强调会支持科技型企业依法依规境外上市。紧接着《政策举措》的印发,电动车电池龙头企业宁德时代(3750)截止招股,共录得2822 亿元孖展认购,超额认购120 倍,还吸引了科威特投资局、美国的橡树资本及意大利阿涅利家族的Lingotto等国际基石投资者,更是为内地企业来港集资,甚至是中概股回流提供了很好的示范。在当前地缘政治局势下,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必然是连接内地与国际资本市场的重要纽带,也是内地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平台。

正如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加强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香港应当充分发挥内联外通的优势,以科技金融为战略支点,成为国家前沿科技成果与全球资本市场的桥梁,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转载自:明报《Money Monday》

来源:紫荆号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五一假期开启返程模式 全国铁路、公路进入返程高峰
投资界春晚来袭!2025巴菲特股东大会五大焦点全梳理
陈茂波:致力打造新海滨 推动无处不旅游
外籍游客、外语导游、外国博主……多视角讲述“China travel”独特记忆
紫荆杂志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