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应「世界高血压日」 卫生署呼吁市民定期量度血压

响应「世界高血压日」 卫生署呼吁市民定期量度血压

日期:2025-05-18 来源:紫荆号 浏览量: 字号: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响应「世界高血压日」,卫生署今日(五月十七日)呼吁市民关注和定期量度自己的血压水平,实践健康生活,以减低患上高血压的风险。
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发言人说:「卫生署进行的2020-22年度人口健康调查显示,本港15至84岁非住院人口中,有29.5%患有高血压。当中,超过四成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直至接受卫生署的健康调查和身体检查才发现。成年人的收缩压若持续处于140毫米水银柱或以上,及/或舒张压持续处于90毫米水银柱或以上,即属患有高血压。由于患者不一定会出现症状和严重不适,以致许多人未能及时发现。市民应定期量度血压,以便及早发现问题和治疗。」

根据《香港高血压参考概览 - 成年高血压患者在基层医疗的护理》,18岁或以上的健康成年人应每两年最少量度血压一次。个别人士可能因应血压水平、年龄、患冠心病的综合风险,以及医生建议而需要更频密量度血压。
若患者没有量度血压、血压控制欠理想或得不到适当治疗,高血压可引致严重健康问题,例如中风、心脏病、肾衰竭,甚至死亡。在二○二三年,本港因高血压性心脏病引致的登记死亡个案有1 097宗、46宗高血压性肾病死亡个案及另外12宗因高血压性心脏病及肾病引起的死亡个案,严重性不容忽视。
发言人说:「2020-22年度人口健康调查结果显示,本港15至84岁人口平均每日进食的盐分达8.4克,是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每日食盐总摄入量(少于5克,约1平茶匙)的168%。摄取越多盐分,患上高血压的风险亦越高,这一点经常被市民大众所忽略。」
奉行健康生活模式,包括减少摄取盐分并维持均衡饮食、保持恒常运动并减少静态行为,以及避免吸烟和饮酒,有助减低患上高血压的风险或控制高血压。卫生署一直与其他政府部门和社区伙伴合作推广健康生活模式,建设更健康的生活环境。
此外,基层医疗署亦透过地区康健中心和家庭医生积极推广「健康人生计划」,提升市民预防疾病和建立健康生活模式的意识,为市民在不同人生阶段制定个人化健康计划。家庭医生及基层医疗专业人员会根据年龄、性别及个人因素等,提供健康建议和教育,包括高血压。政府亦已推出「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导计划」(「慢病共治计划」),资助45岁或以上未曾确诊患有糖尿病或高血压的香港居民,透过配对自选的家庭医生,在私营医疗市场以共付形式接受糖尿病和高血压筛查和诊症服务,达致「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慢病共治计划」亦由今年三月二十八日起扩大服务范围,为合资格参加者提供血脂检查,以更全面评估及妥善管理包括「三高」(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在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详情可浏览医务卫生局「慢病共治计划」的网页

来源:紫荆号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五一假期开启返程模式 全国铁路、公路进入返程高峰
投资界春晚来袭!2025巴菲特股东大会五大焦点全梳理
陈茂波:致力打造新海滨 推动无处不旅游
外籍游客、外语导游、外国博主……多视角讲述“China travel”独特记忆
紫荆杂志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