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黄锦辉
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就任以来,转眼已百多天。按惯例,美国总统在执政百日后会对外界总结施政成果。特朗普也不例外,于4月29日在密歇根州发表约90分钟演讲,向公众展示上任初期的表现。
特朗普在讲话中自诩百日政绩超卓,更强调“对等关税”是一项极具策略性的政策。当前美国经济低迷,乃前任总统拜登(Joe Biden)的遗祸;他正全力以赴推动改变,呼吁民众耐心期待,未来很快会看到“对等关税”的显著成果。但民调数据显示,他的支持度正在下滑;甚至有统计指出,他是美国过去80年来上任百日内民望最低的总统。由此可见,无论他如何自我吹嘘,民众对其百日执政并不认可。
原料难进口 “制造业回归”未现
在过去百日里,他求变心切,动作频频,签署了过百项行政命令,行动中不断树敌,各界对他的信心逐步下降。以“对等关税”政策为例,突然向多达185个国际贸易伙伴施加关税,令全球贸易体系陷入大混乱状态。然而,关税实施不久又被暂停执行。如此反复无常的做法,尤其让原本在美国投资、经营的企业进退两难,进一步削弱外界对政府的信心。
特朗普故意选择汽车工业重镇密歇根州作为百日演讲的舞台,乃为呼应他透过“对等关税”促进制造业回美,旨在向劳动阶层传递“振兴产业、创造就业”的信息。然而现实是,由于“对等关税”导致原材料难以进口,加上利率高企令融资困难,因此“制造业回归”的愿景迟迟未能兑现,让美国工人对特朗普政府的诚信日益质疑。
特朗普在百日讲话中轻描淡写地承认,因关税政策部分消费品如玩具价格上涨不少,而大部分玩具都是“中国制造”的。他建议民众“少买点”,例如原本要购买30件玩具,现在买两件即可。这种缺乏同理心的回应难免令民众失望。特别是在圣诞节来临之际,儿童们对玩具类圣诞礼物期待不已,总统却告诉他们“因为关税政策,今年只能省着点”,这说法令人失望,加深公众对政策的反感,尤其是美国普通家庭。
再者,特朗普延续其严苛的移民政策,包括在美墨边境加建围墙、收紧非法移民管控,以及中断部分合法移民家庭团聚的申请程序。这些措施不仅造成移民家庭的不安,也对美国经济构成阻碍。当前美国正面临劳动力短缺问题,尤其是在“制造业回流”的策略之下,移民本是提升生产力的关键,特朗普却将这部分潜在劳动力拒诸门外,令产业复苏更困难。
与此同时,特朗普上任后设立“政府效率部”(DOGE),由毫无政务经验的世界首富马斯克(Elon Musk)主导。DOGE急进节流,引发政府内部“大地震”。过去100天内,DOGE以“精简高效”为名,大幅削减联邦政府预算,裁撤多个被认为“低效能”的部门及组织。这种粗暴的“一刀切”做法,不仅打击公务员士气,也引发各部门反弹。特别是被裁的公务员许多都来自倾向民主党的机构,他们对现届共和党政府本已心有不忿,如今更是反目成仇。
俄乌谈判陷僵局 盟友另觅出路
除了国内政策频频失焦,特朗普在外交事务上的处理,也同样削弱国际社会对美国的信任。他曾在竞选期间多次强调,上任后“一日之内”便可终结俄乌战争,让选民以为在他领导下将会世界和平。然而事与愿违,在他执政的百日内,多个战场持续升级,无论是俄乌战争还是以巴冲突,所谓的停火协议往往“朝签夕毁”,谈判屡屡陷入僵局。
特朗普不懂国际局势,以为外交问题可以用钱解决,只要美国不再提供军援,或要求盟友“付钱”,就能迫使各方坐下来谈判讲和。但实际上,欧洲的地缘政治错综复杂,涉及历史恩怨、战略平衡与军事博弈,并非仅靠财政杠杆便能解决。他的做法不仅未能缓和冲突,反而让欧洲盟友感到失望与愤怒。再加上他对欧盟实施“对等关税”,更让许多欧洲国家质疑美国是否仍堪称“世界领袖”?
特朗普推行“美国优先”,被经济学者批评为孤立主义路线,本质上是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令美国在“地球村”中自我边缘化,不仅削弱美国在全球经贸市场中的领导地位,也让传统盟友开始寻求其他出路(靠山)。基于“美国优先”,特朗普上台后迅速退出多项国际协议,例如《巴黎气候协定》、世界卫生组织(WHO)等。其外交政策缺乏长远战略,只顾眼前利益,专家认为如果特朗普不尽快悬崖勒马,最终会导致美国在国际舞台上信誉严重受损、影响力一落千丈。
支持者渐失 国际影响力续下滑
综观特朗普执政百日,已令他失去了大量的支持者,包括国内选民、海外盟友等。倘若他继续坚持当前路线,拒绝调整外交姿态,那么美国的国际影响力将持续下滑,其发展也将面临更多障碍。未来的关键在于特朗普总统是否愿意“转軚”,重新寻求与盟国的合作关系。否则,若他一意孤行,恐怕只会让美国深陷孤立的困境之中。
【知识库】DOGE有何节流措施?
•政府效率部(DOGE)已裁减超过20万名联邦员工,另有约7.5万名员工选择“延迟辞职”方案。
•无预警关闭USAID,马斯克声称该机构存在“腐败”问题。
•DOGE曾公布已取消约700个合约,尤其是鼓励多元共融(DEI)的项目、媒体订阅和咨询合约。
•要求美国总务管理局(GSA)终止闲置办公楼租约,截至2月2日已取消22份租约,节省约4,460万美元。
•官方声称已节省约500亿美元,但外界估计实际节省金额约为86亿美元。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立法会议员,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