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不只是中华大地独有的瑰宝,更是动物界的活化石,在八百万年间多次面对因极端气候而差点灭绝的残酷挑战,一步一步走到今天。到底牠们拥有怎样的进化智慧?纪录片《熊猫奇遇记》与观众展开一场大熊猫繁衍生息的探秘之旅。

香港电台获四川广播电视台及北京广播电视台赠播的《熊猫奇遇记》,将于4月27日推出。节目的拍摄地点罕有遍及大熊猫基地及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各大片区,展现了中国自然风光之美,亦全面涵盖大熊猫的生物学知识、繁育保护技术等内容,填补了大熊猫专题纪录片领域的空白。

摄制队用上四个月的时间拍摄,不断风雨兼程,穿梭密林,攀山涉水,走过近二万公里路,还要面对野兽突袭、信号失联、跌堕山崖等危险。随队的野生动物摄影师惠营分享道,他们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唐家河片区足足失联了七天,却纪录了海量的独家野生动物资讯;在贵州双河洞拍摄熊猫化石的时,徒步十二个小时才完成初步探索记录。此外,节目制作人赖一锐则认为他们就如节目名一样,因「熊猫」而得到不少「奇遇」。例如:首次目击科研专家时隔廿年后,发现第四十七具大熊猫化石的全过程;到访卧龙神树坪基地时,彻夜守候了二十多天后,终于捕捉到『新手妈妈』大熊猫璨璨诞下双胞胎的全过程;独家拍摄到最新野生大熊猫带孩子的珍贵画面等。纪录片更披露了大熊猫自然栖息地未开放区的科研考察过程,让观众看到国家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的细节。


节目除了拍摄大熊猫的生活,也采访了不同的人物,包括熊猫饲养员、科研人员等,了解他们的工作,节目也带观众认识了著名大熊猫摄影家周孟棋。他的作品闻名海外,多以「拟人法」的手法拍摄,将熊猫的千姿百态都拍下来,呈现牠们的内心世界和喜怒哀乐。他表示想通过作品让世界更多人看到熊猫,继而了解中国。同样本著把大熊猫介绍到世界各地的理念,《熊猫奇遇记》特别选用英语旁白,以期向更多观众展现大熊猫的演化历程和生存智慧,以及国家保育工作的成果。

《熊猫奇遇记》除了深入浅出地讲述大熊猫的诞生和成长过程,还纪录了牠们被野化放归,建立野外「朋友圈」的情况,并且展示牠们作为国际交流大使的魅力,以及晚年的「退休」生活。《熊猫奇遇记》提供中英双语字幕,由4月27日起逢星期日晚上8时,在港台电视31播映。港台网站(tv.rthk.hk)及流动程式「RTHK电视」同步播出及提供节目重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