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香莲:守护国家安全屏障,共绘香港繁荣新篇——百年变局下的香港国安使命

陈香莲:守护国家安全屏障,共绘香港繁荣新篇——百年变局下的香港国安使命

日期:2025-04-14 来源:紫荆号 浏览量: 字号: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 陈香莲

2025年4月15日,香港迎来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在这个特殊节点,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强调:“国家安全是安居乐业的基石,警队将坚定不移防范、制止和惩治一切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这一表态不仅是对《香港国安法》实施五周年和《维护国家安全条例》颁布一周年的深刻回应,更揭示了香港在全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意义。

国家安全:香港繁荣稳定的“定海神针”

香港特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然而,2019年的黑暴事件暴露了国家安全漏洞带来的严重后果:黑暴肆虐、社会失序、经济受挫。正是国安法律体系的完善,让香港实现由乱到治的转折。2020年《香港国安法》的颁布,填补了香港维护国安的法律空白,使社会秩序迅速恢复,法治根基得以巩固。

2024年《维护国家安全条例》的实施,则进一步构建起覆盖“法律制定—执行—教育”的全链条保障体系,为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提供了制度支撑。国家安全与香港繁荣的内在逻辑清晰可见: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便无法吸引国际资本;没有法治保障,便难以维护市民权益。

全球变局下的香港:安全与发展的双重使命

当前,世界正经历地缘政治重构、科技革命加速、意识形态交锋加剧的复杂变局。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航运和贸易中心,既是国家对外开放的“超级联系人”,也是外部势力渗透的敏感前沿。一方面,香港需依托国家“双循环”战略提升竞争力;另一方面,其高度开放性使其更易成为煽动分裂、制造对立的“突破口”。例如,近年频现的“软对抗”手段——从社交平台煽动仇恨到隐蔽式政治宣传,均试图动摇市民对国安重要性的认知。

在此背景下,香港维护国家安全不仅是本地事务,更是国家主权与全球战略稳定的重要环节。中央设立驻港国安公署、完善本地立法,正是为确保香港在变局中不偏离“一国两制”轨道,继续发挥联通中外、服务国家的独特作用。

全民共筑防线:从法律保障到社会共识

维护国家安全需要法治利剑与全民共识的双重保障。《香港国安法》实施五年来,通过“指定法官审理”、“海外律师参与限制”等机制,既确保司法公正,又防范外部干预。《维护国家安全条例》则进一步细化反煽动、反颠覆条款,建立法律约束。

与此同时,国安教育需深入人心。从纪律部队开放日展示中式步操、战术演练,到校园升旗仪式培养青少年国家认同;从社区讲座普及法律知识,到媒体宣传强化爱国情怀,香港正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全民参与”的教育体系。这种“润物无声”的渗透,正是抵御意识形态渗透的最坚固防线。

面向未来: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香港需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引,实现安全与发展的动态平衡。一方面,需警惕外部势力借“民主自由”之名行干涉之实,坚决打击任何危害国家主权的行为;另一方面,需通过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拓展发展空间,以繁荣成果反哺国安体系建设。

正如周一鸣处长所言,国家安全教育宣传要“如防骗般铺天盖地”。这意味著宣传需突破传统模式,利用新媒体、跨界合作等创新形式,让市民尤其是青年一代理解“国安家安”的深刻内涵。唯有将国安意识内化为市民的自觉行动,香港才能真正成为“爱国者治港”实践下的活力之都。

百年变局下的香港,既是国家安全的“前沿阵地”,也是“一国两制”的“示范窗口”。从国安法律体系的完善到全民教育网络的构建,香港正以法治为基、以共识为梁,筑牢国家安全的钢铁长城。未来,唯有继续坚持“安全优先、发展并重”,香港才能在守护国家安全中彰显“一国两制”优势,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独特力量。

(作者为港澳江苏昆山联谊会常务副会长,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

来源:紫荆号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五一假期开启返程模式 全国铁路、公路进入返程高峰
投资界春晚来袭!2025巴菲特股东大会五大焦点全梳理
陈茂波:致力打造新海滨 推动无处不旅游
外籍游客、外语导游、外国博主……多视角讲述“China travel”独特记忆
紫荆杂志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