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3月22日假教师生活馆举办第二场「2025年教育界全国两会精神分享会」。出席分享的嘉宾包括港区全国政协委员、教联会会长刘智鹏;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林至颕、杨德斌及李圣泼。分享了对教育强国建设、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深刻见解,并特别聚焦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与挑战。分享会由秘书长崔剑主持,吸引了众多教育界同工参与。与会的同工也在分享环节后,积极参与讨论,展开热烈交流,现场学习气氛浓厚。

港区全国政协委员刘智鹏会长分享时,特别提及《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 指出该纲要对于建设教育强国提供了全面而系统的部署,显示出国家对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当下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培养教育科技人才来作有力支撑。他续提到,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人工智能成为热门话题,从DeepSeek的成功到《哪吒2》震撼全球的影响,显示中国高等教育已具备培养世界级人才的能力。他表示现今世界正处于科技竞争激烈的时代,科技进步离不开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教育。因此,《规划纲要》对香港的教育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香港应将此视为重要任务,积极配合国家建设教育强国的目标,并把握这一机遇,发挥自身优势,为国家所需做出贡献。

港区全国人大杨德斌指出,国家高频聚焦「数据要素」,部署2025年五大重点任务推动消费与投资升级、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化数字经济融合等。他呼吁香港应善用「一国两制」优势,为数字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同时,建议立法平衡人工智能创新与安全,并强调教育界须前瞻性规划人才培养,应对AI时代的职业变革。他提醒,人工智能将在未来五至十年重塑就业市场,教育体系需及时调整以培育新型竞争力。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李圣泼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两会期间的重要讲话为香港发展指明了方向。他强调,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香港要深刻领悟「一国两制」实践的重要使命,发挥独特优势,强化「内联外通」。李圣泼指出,政府工作报告对香港发展给予极大鼓励和支持,香港应善用「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制度优势,在金融、贸易等方面深化国际合作,助力国家现代化建设,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林至颕分享今年两会出现的十大关键词中,「发展」、「稳定」、「改革」频繁出现,正好适用于正在推动经济、改善民生的香港,当下的香港需要推动更多新兴产业以促进持续增长。他强调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提升消费、扩大内需及发展新质生产力等任务仍是重点,并认为香港必须继续深化国际交往合作,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能力及辐射作用。他又对「交叉科学」印象深刻,认为要培养学习跨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与会的教育界同工积极参与讨论,展开热烈交流,现场学习气氛浓厚。

分享会由秘书长崔剑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