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陀枪师姐」重温那些年

第一代「陀枪师姐」重温那些年

日期:2025-03-12 来源:紫荆号 浏览量: 字号: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自一九九五年起,香港警队规定新招募的女性警务人员必须接受枪械训练,转眼三十载,三位第一代「陀枪师姐」向《警声》细诉当年入班情景,以及如何面对全新训练模式下的种种挑战。

现驻守警察公共关系部的警署警长甘淑玲忆述,由于女性的手握力普遍不及男性,射击准确度受到影响,教官特意为全班合共21名女警,设计了针对性练习,就是将捆上加压橡筋的「特制喷壶」当作真枪射击。她笑言:「虽然方法土炮,但效果显著,大家最终都顺利达标。」

甘淑玲坦言,入班初期她在射击和运动训练上都跟学院要求有很大落差,「体能欠佳就要咬紧牙关将勤补拙,久而久之,我们都培养出锲而不舍的奋进精神。」经过27周的严格磨练后,她不仅成功毕业,还从不擅运动的软脚蟹,变成「马拉松」和「毅行者」的常客。

同班的冼嘉欣,现职级为警长,担任机动部队训练教官。由于她从日夜锻炼中钻研出精湛枪法,成为班上首位「武力使用教官」。她分享当年出更时的趣事:「以前女警必须穿裙巡逻,直到我们这一班配枪执勤,才改穿裤子。最初巡逻时,市民常投以好奇目光,甚至围观,说『原来真系有女警陀枪』。」她最难忘的是,一名小女孩羡慕地说长大后也要当女警,「那一刻,我深感佩枪代表责任,也成为下一代的榜样。」

冼嘉欣指出,警队多年来不断进步,装备也因应不同需要持续优化。以女警的配枪腰带为例,原本使用男警款式,但因女士腰围较幼,枪带常下坠,而过往警靴也无合适尺码,管理层在综合意见后,早已做到充分照顾女性人员的需要。

另一位「陀枪师姐中的师姐」邝咏贤,现职级为警署警长。她走出学堂后,先做过几年军装工作,便长期效力刑侦部门及兼任谈判专家,后来亦曾加入网罪科、投诉警察部等,两年前调到警察学院任教官,成为学警的「班主任」。

「现时警队训练与当年完全不同,例如学警不一定是刚毕业的年青人,年龄和社会经验可以差距很大。经过多年在不同部门工作,我觉得警员除了着重技能,与市民沟通的技巧也非常重要,可以令工作更加畅顺。我很希望把自己的经验薪火相传。」

三位第一代「陀枪师姐」在警队同行30年,各自在不同岗位上发光发热,展现巾帼不让须眉的精神,证明女警能与男警并肩前行,撑起警队的半边天。

902ab534-4238-47f2-bcfe-970501678349
(左起)警署警长邝咏贤和甘淑玲及警长冼嘉欣为首批「陀枪师姐」。
7be2a382-0afd-4105-bd76-8dea7983d849
(左起)甘淑玲、邝咏贤和冼嘉欣已服务警队30年,各自在不同岗位上发光发热,巾帼不让须眉。
02756b0c-f077-431d-9db7-4a194d92f958
三位第一代「陀枪师姐」回忆当年入班情景。
9b2d737e-ec10-445e-9ee4-a189a05b266f
现时警队训练与当年完全不同,女警能与男警并肩前行,撑起半边天。

来源:紫荆号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五一假期开启返程模式 全国铁路、公路进入返程高峰
投资界春晚来袭!2025巴菲特股东大会五大焦点全梳理
陈茂波:致力打造新海滨 推动无处不旅游
外籍游客、外语导游、外国博主……多视角讲述“China travel”独特记忆
紫荆杂志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