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城市大学(城大)超过750名跑手于2月9日参加本地年度体育盛事「渣打香港马拉松2025」,其中更包括由城大跑手伙拍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组成的12队「共融跑」队伍。他们并肩参赛,展现社会共融精神。
第六届「共融跑」是学生发展处「学生体育大使计划」活动之一,由城大学生担任体育大使,与来自天保民学校和东华三院包玉星学校的学生组成一对一队伍,出战10公里赛事。他们在赛前三个月已积极备战,在多次训练中互相了解参赛目标、性格和能力,务求以最佳状态迎战。比赛当日,队员之间彼此扶持、默契尽现,最终均顺利完成赛事。其中,生物医学系二年级学生卢乐怡伙拍来自天保民学校的学生以50分41秒跑毕10公里,是成绩最好的队伍。

第二次参加「共融跑」的卢乐怡表示这次体验非常难忘:「比赛前我和队友建立良好的沟通,增加互信,让他感到安全和被支持。在比赛过程中,我因应他的能力调整速度,并在他疲累时鼓励他,他听到后亦重拾状态,坚持下去,明白自己并非孤身作战。当我看到他冲过终点线后的笑容,我感到莫大的满足。这次我也打破了个人最佳成绩,意义非常重大。」
负责安排「共融跑」赛前训练的中文及历史系一年级学生罗俊彦表示,对各队伍的表现相当满意:「看着这些有特殊育需要的学生从训练初期做简单动作感到吃力,其后在这三个月的训练中渐有进步,直至今天顺利完成10公里的赛事,有些人更取得非常亮丽的成绩,我感到非常惊喜和欣慰。希望他们透过这次训练和比赛更了解自己和相信自己。」

比赛当日,城大副校长(社区联系及协作)陈志豪教授和协理学务副校长(学生发展)杨婉兰教授到场为城大跑手和「共融跑」学生打气。陈教授赞扬「共融跑」队伍勇于挑战,充分展现社会共融的精神;他又勉励一众城大健儿享受比赛过程,强调胜利并不在于冲线时间,而是在于乐在其中、突破自我。

城大代表团由教职员、学生和校友组成,其中212人挑战全马拉松赛事、288人参加半马拉松赛事、270人出战10公里赛事。城大高级副校长(创新及企业)杨梦苏教授、学务长钟树鸿教授和学生发展处处长卓建南教授参与了10公里赛事,与城大跑手一同作赛,士气高昂。

此外,由城大师生和校友组成的近百人后援团,分成小队在赛道旁为城大健儿呐喊打气,现场气氛热烈。后援团队还为城大跑手提供行李寄存、物理治疗、摄影及茶点服务,体现了城大的团队精神。

城大致力推广健康校园,鼓励师生多做运动,保持身心健康。由城大跨部门组成的渣打香港马拉松筹委会全力支援城大代表团,包括提供一系列赛前训练和讲座,让他们掌握长跑基本概念和技巧,并透过联谊活动加强成员之间的联系,「以跑会友」,增进城大社群的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