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野藏故事 矿洞寻历史

郊野藏故事 矿洞寻历史

日期:2025-01-06 来源:紫荆号 浏览量: 字号: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深入新界东北边陲的红花岭郊野公园,沿着莲麻坑郊游径拾级而上,攀上900余级梯级,即能抵达藏身茂林的莲麻坑铅矿洞,一窥本地矿业曾经辉煌的面貌。

盛极一时  发现历史

莲麻坑铅矿洞是香港其中一个具重要经济价值的天然矿藏,曾是本地规模最大的铅矿场,主要出产方铅矿,以及少量闪锌矿和银,其历史可追溯至19世纪。

「政府1925年批出采矿租约,这里的采矿活动在1936年至1939年间最为蓬勃,近2,000名工人24小时日以继夜开采。」

渔农自然护理署郊野公园护理主任(西北)陈浩鹏娓娓述说着这个地方那时的风光。

「矿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日军占领,战后受国际铅价下跌、天灾、工潮等多重因素影响,最终在1950年代末停运。」

流金岁月
流金岁月:陈浩鹏表示,莲麻坑铅矿洞曾是本港规模最大的铅矿场,其历史可追溯至19世纪。

活化完成  开放参观

矿洞盛载着香港一段独特而鲜为人知的历史,为让公众亲身了解,渔农自然护理署与土木工程拓展署合作,以一年多时间将矿洞活化,矿洞摇身一变,现已成为开放式博物馆,上月底向公众开放。

活化工程包括巩固和防护,其中主岩洞天花以岩钉和灌浆加固,又为结构不稳的岩柱建造混凝土扶壁,并以仿真岩石覆盖,使其融入岩洞的自然环境。此外,矿洞内外皆加装岩石丝网,防止松散、细碎的石块掉落。

当局并在矿洞一带逐步增设各种设施,包括解说牌、路标、凉亭、长椅等,提升游览体验。

蝙蝠家园  独具价值

矿洞有多个工作层,隧道绵延超过2,100米,但大部分不开放,当局设置围栏,除了防止游客误闯,更为保护蝙蝠家园。

这里的矿道系统错综复杂、阴暗潮湿,早年荒废后,为蝙蝠提供了绝佳的生境,矿洞现已成为香港其中一个重要的蝙蝠栖息地,更于1994年被列为具特殊科学价值地点。

蝙蝠家园
蝙蝠家园:矿洞早年荒废后,成为香港其中一个重要的蝙蝠栖息地。洞内部分位置设有围栏,不对外开放,原因之一为保护蝙蝠的家园。

陈浩鹏说,在矿洞记录到十种蝙蝠,占全港有记录的蝙蝠品种约四成,包括南长翼蝠、大蹄蝠等。

他介绍矿洞生态的同时,不忘呼吁游客尽量降低声量,并避免用强光照向洞内,以免影响蝙蝠栖息。

矿洞作为渔护署和土拓署首个合作活化的开放式博物馆项目,部门冀它可为日后郊野公园的同类型活化项目作示范。

漫游郊野  景点处处

矿洞所在的红花岭郊野公园是香港第25个郊野公园,面积约530公顷,北面与深圳梧桐山接壤,南面邻近本港八仙岭郊野公园,现时设有两条郊游径,贯通西面的莲麻坑村和东面的沙头角山咀,走毕全程约需四至五小时。

香港北陲
香港北陲:红花岭郊野公园设有两条郊游径,贯通西面的莲麻坑村和东面的沙头角山咀。

郊野公园景点处处,包括获评为二级历史建筑的麦景陶碉堡,二战日占时期的机枪堡及战壕,以及可远眺沙头角海的红花寨观景点等。

此外,红花岭郊野公园部分范围属昔日的边境禁区,生态较少受人为干扰,孕育物种繁多,例如可见于高地草原的大草莺,以及红杜鹃、吊钟花等。

渔农自然护理署郊野公园主任(北区)舒博衍表示,红花岭郊野公园蕴涵丰富生物多样性和人文历史元素,是北部都会区蓝绿康乐旅游生态圈的重要部分,渔护署正与旅游事务署携手,在「设计#香港地」沙头角活动加以推广。

生态廊道  一脉相连

红花岭与深圳梧桐山一脉相连,形成连接两地的生态廊道,舒博衍指出,港深双方在多方面携手合作,整合资源,加强保育。

双城携手
双城携手:舒博衍表示,红花岭与深圳梧桐山一脉相连,形成生态廊道,港深双方在多方面合作,加强保育。

渔护署与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共同制订优化梧桐山---红花岭生态廊道的联合工作方案,并于去年8月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初步计划包括设立生态资料交换平台、开展两地生物多样性监测、移除入侵物种、研究为动物改良生态连通性,以及交流自然教育方面的经验等,促进两地生态融合。

来源:紫荆号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五一假期开启返程模式 全国铁路、公路进入返程高峰
投资界春晚来袭!2025巴菲特股东大会五大焦点全梳理
陈茂波:致力打造新海滨 推动无处不旅游
外籍游客、外语导游、外国博主……多视角讲述“China travel”独特记忆
紫荆杂志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