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今日公布口腔健康及牙科护理工作小组总结报告,并因应报告建议制订口腔健康行动计划,明年陆续推出措施,推广基层口腔健康护理,同时进一步为弱势社群提供牙科护理服务。
医务卫生局常任秘书长陈松青今日在记者会表示,当局认同工作小组建议的方向,即应将现时口腔健康及牙科护理体系重治疗、轻预防的倾向,扭转为重预防、早发现、早治疗的方向。
他说,未来发展口腔健康及牙科护理体系和投放资源,将按做阔做浅、做窄做深的策略进行。做阔做浅是指要广泛向所有年龄层市民推广以预防为重的基层口腔健康护理;做窄做深则聚焦为弱势社群以公营或资助模式提供必需的牙科服务。
医务卫生局副秘书长李力纲表示,做阔做浅的措施包括加强基层医疗健康的口腔健康服务,在个别地区康健中心或地区康健站试行,提供风险评估和口腔卫生指导;延续和加强学前儿童定期口腔检查和护理指导;推出青少年护齿共同治理先导计划,引导青少年接受定期口腔检查;鼓励成年人定期寻求口腔检查;鼓励长者善用医疗券,作定期口腔检查。
做窄做深方面,当局会推出社区牙科支援计划,特别是针对有经济困难的弱势社群;保留和优化卫生署牙科街症的服务安排,本月30日会推出牙科街症网上登记系统;持续扩展特殊护理牙科服务,进一步覆盖其他残疾或特殊需要群组。
此外,卫生署在记者会上同步公布于2021至2023年期间进行的《2021年口腔健康调查报告》。结果显示,巿民口腔健康状况多年来一直持续改善,但仍有牙患风险,需要加强预防,特别是35岁至44岁成年人组别,57%调查对象有牙周袋,比率较2011年的40%为高。署方呼吁市民接受定期口腔检查。